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航 运

  101个国营农场中有22个位于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汇水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 以上的河流有48条,河床坡降平缓,有发展水运的天然条件。农场开创时期,在公路交通极 为不便的情况下,沿江、河的农场就利用天然河道开辟水上运输。1957年,铁道兵农垦局曾 在当时航运部门尚未开辟航线的乌苏里江的中上游和松阿察河、穆棱河、挠力河下游,进行 疏浚河道,整治河床,开辟航道,建立航标,修筑码头。利用淘汰的坦克发动机,自己动手 造船,建立起铁道兵农垦船队。到1958年铁道兵农垦局交通处已有机引船舶9艘,航行于乌苏 里江中上游及穆棱河、挠力河、七里沁河上。1959年船舶增至15艘。1960年又新买进拖轮14 艘。该局所属的饶河、八五九、八五八等农场,也拥有数量不等的船只。农垦局党委1959年 12月29日决定:在1960年逐段疏通穆棱河,疏通八五八大桥至江口段120公里,挠力河口至七 里沁河的190公里等两条水路航运线,可行吃水深1米的船舶。为提高原有水路运输能力,八 五九农场建立专业航运队,增设400吨位的船只两艘,1960年完成15000吨货运量。1958年, 合江农垦局先后购进两只拖轮和两只油驳,分别命名为军垦一、二、三、四号,组成局直船 队,负责由佳木斯油库至东部沿江农场的油料运输。航道是沿松花江经绥滨、富锦、同江入 黑龙江,上航至名山、延兴,下航至抚远以东,进入乌苏里江东安装卸点。以后沿江农场也 开始购置船只,建立船队。如二九○农场地处黑龙江、松花江汇合的三角地带,每年可从水 上进货3万多吨,既方便又经济。1959年求援名山公社制造木壳船一艘,装54马力座机两台, 当年秋季投入航运,配船员9名,命名为“290—1号”,主要航行于黑龙江运输木材,同年又 按1号船样自制一艘,命名“290—2号”与1号合编为船队,归农场加工厂领导。1960年又自 制木驳船两只,载重150吨。从同江水产局购进一艘铁壳机动船,装有150马力发动机两台, 编号“290—3号”。这5艘船航行于松花江口与黑龙江上,年运货物3.7万吨,还承担了绥东 粮库运粮任务。
    1963年,东北农垦总局成立后,原合江局船队船只全部移交给合江航运局。铁农船队船 只交八五九农场使用管理,并承担有关农场水运任务。该场建立两个船队,航行于乌苏里江 、黑龙江和松花江上,来往于哈尔滨、佳木斯至各个沿江农场。同期各沿江农场也逐渐购置 船只发展水运,建立码头。如兴凯湖农场1963年有木帆船26只,机轮4艘,年运量达6万吨, 1971年修建了混凝土码头。勤得利农场在1979年修建了2000米长的永久性码头。1974年二九 ○农场成立了造船厂,3年内制造两艘400吨级驳船,一艘960马力机动船。该场船队每年可运 油4000多吨,运货4万多吨,1982年完成货运周转量484.4万吨公里。位于黑龙江上游的逊克 农场,也建立船队,通往黑河地区。
    据统计,到1984年底,垦区有机动船130艘,驳船53艘,有22个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