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建筑企业
建场初期,国营农场的基建队,只承担工程任务,不进行盈亏核算,包括完成砂石备料
、烧砖、木材加工和房建、道路等全部工程。1963年起,大部分农场把烧砖、道路分离出去
,水利工程成立专业水利队,一部分把制材分离出去,基建队保留木工车间。到80年代,一
部分农场又把水利、房建合一,成立建筑公司。
1981年—1985年,垦区建筑业发展较快,总局、管理局和部分农场的建筑队伍由自营型
转变为独立经营的建筑施工企业。到1985年底共有建筑企业190个,职工28078人,年施工产
值19728万元。企业管理、技术水平,施工能力普遍提高。能独立承担大中型工业、矿山和高
层民用建筑,年完成施工面积71万平方米,同时开展对外承包业务。
总局建筑总公司,集中发挥技术、规模、物力优势,走出垦区,在北京、大连、哈尔滨
等大中城市开拓市场,特别是大连开发区,在200多家建筑企业激烈竞争中,稳扎稳打,不断
发展。1985年承包25项工程,总产值1595万元,当年完成1090万元,盈利80多万元。继又承
包14项合同,产值1800万元。这些项目,都是大中型工程,象大连港务局的全剪力墙结构16
层综合大楼,大连开发区万米以上多层架大型工厂等。总局建筑总公司在开拓市场创造较好
经济效益的同时,主动当龙头,创造社会效益。技术培训班已办13期,为各农场建筑队培训
工长、质量检查员200多人。设计室主动接受有关设计、施工技术咨询事宜,为建筑业开展服
务,为各农场小规模的工程队打进建筑大市场提供条件。3年来,参加总公司开辟垦区外业务
的有跃进、勤得利、友谊、铁力等农场的10多支建筑安装队伍。该公司建立13年来,先后承
建管理局住宅楼、香坊干校、香坊招待所、总局总医院、农垦大厦等工程。1982年开始打入
社会承揽工程,由自营单位转为社会服务型企业。至1984年底,担负施工面积167948平方米
,完成竣工面积117868平方米,其中成优面积14785平方米,占交工面积13%。固定资产净值
384万元,其中施工机械设备净值105万元。公司生产能力,人均施工面积35平方米,人均交
工面积25—28平方米。公司兼营预制构件生产,年生产混凝土构件2000立方米,木制件700立
方米,水暖、电气安装和土建施工配套,既能担负民用建筑,又能担负工业建筑、高层建筑
与工艺复杂建筑。在工程质量上获省建委两项银牌、一项优质工程奖。哈尔滨市建委授予工
程质量先进单位,并定为二级企业。
嫩江管理局建筑工程公司于1978年组建,1981年以来,先后和管局各农场建筑工程公司
联合,并与有“建筑之乡”之称的江苏省海门、海安县村镇施工队联合,在齐齐哈尔、大庆
、七台河等市和沾林林业局、内蒙古自治区莫尔道嘎林业局等地承包工程。从1984年起,每
年产值均在1000万元以上。1984年以来,有5项共计3.8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获省建委、计委
颁发的银牌奖。
1984年12月,八五三农场工程公司赴唐山承揽下南堡养虾场工程,设计土方50万立方米
。其中拦海大坝20万立方米,虾池小坝30万立方米。施工条件异常艰难,当地驻军机械化团
和某石油管道局都未承揽此项工程。交工期限十分紧迫:大坝工程4月底,内部工程10月前,
投资64万元。大坝工程每延缓一天罚2000元,内部工程每延缓一天罚1000元。60名干部职工
,在大年三十起程,赶赴工地日夜奋战,探索革新,经过3个月的艰苦拼搏,高效、优质、安
全、低耗地完成工程任务,收入70万元,盈利30万元。公司信誉和北大荒人精神,一同载入
唐山史册。唐山赠送锦旗一面,上书“高速安全优质佳,团结奋战共开发。”
1985年10月,八五三工程公司再次接受邀请,施工高尚堡虾场的老大难工程。5米深不见
硬底的稀泥,进得去,出不来。1984年沿海开发公司白扔15万元而一无所获。公司派机械工
程队于1986年元旦前进点施工,集中优势兵力,奋战5个多月就拿下了这项工程,当地老百姓
传诵“八五三真神”。收入达114万元,盈利50万元。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劳务竞争市场上
,八五三工程公司充分发挥着劳动、技术、装备三大优势,创造了最佳效益,为国营农场基
建工程企业劳务输出,趟出一条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