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后记

《黑龙江省志·国营农场志》由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承编,农场总局史志办编纂,历 时10载,7易其稿,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黑龙江省志·国营农场志》的编纂,是在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统一部署,省地 方志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的。早在1981年6月农场总局就组织友谊、普阳、赵光等农场的 农场史试写工作。1982年6月垦区选派99人参加省志办主办的编辑人员训练班,培训了垦区第 一支修志队伍,并逐步形成了总局、管理局、农牧场三级修志的局面。到1985年末,先后完 成了86部农场史志初稿,7部管理局志初稿及总局直属各部门的部门志。与此同时,通过《黑 龙江农垦党史资料汇编》(总30辑),征集到大量文征、口碑和回忆录及早期出版的农场小 报10余种、各种刊物61册和历史照片万余张,为《黑龙江省志·国营农场志》的编纂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黑龙江国营农场经济发展史》的出版,为《黑龙江省志·国营农场志》的编 写提拱了有益借鉴。从1986年初第一个篇目的拟定到1987年末初稿的完成,其间进行了两次 篇目修改和一次试写稿评议会,形成了《黑龙江省志·国营农场志》的雏形。
    1988年4月24日—27日召开《黑龙江省志·国营农场志》稿评议会。省志委副主任、省志 副总编张向凌,省志副总编韩化夫、蒋惠群、姜键,省志办主任杨富贵等分别主持会议。省 直农林水口及有关厅局志办主任出席会议,对志稿进行了评议,从篇目、体例到内容提出了 许多宝贵意见。后又3次修订篇目,分3个层次修改。由副主编张季高改写第一稿,副主编楼 芹改写第二稿,其间由编辑赵国防、林丽芬、曲伟再次充实资料,最后由主编郑加真总纂全 志。副主,编齐长伐在校正志稿行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编委刘成果、王锡禄、刘文举、邓 灿、朱文熹和专家组的郭大本、姜丽泽、刘静等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特别是邓灿同志自始 至终关注着《黑龙江省志·国营农场志》的编纂出版工作。朱文熹同志多次通读全稿,提供 修改意见。宋茂林同志对全书的统计数字作了核定。尔后,由副主编、主编进行最后修定, 于1990年11月完成送审稿。
    各管理局志办负责人温伦梧、王希武、石军、范国栋、姚玉琛、李兆禧、苏冬、唐学义 、裴良玉、赵庆才、武一匡、陈惠华等同志,在讨论篇目和评议志稿中提供了很好的意见, 在此表示感谢。
    《黑龙江省志·国营农场志》以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 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翔实记述了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多头领导到 分口领导,进而实现统一领导的全过程。并用“横排坚写”的体例,记述了各种经济的历史 和现状,体现了国营农场的四大(大荒原、大机械化、大农场群、大商品粮基地)一小(农 垦小社会)的特点。用“以事系人”的笔法,记述了361名开拓者、创造者和英雄模范人物的 事迹,为发扬光大“北大荒精神”提供了历史的碑记。书中的116幅历史照片,展现了北大荒 人艰苦创业的足迹。
    《黑龙江省志·国营农场志》的出版是在垦区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全体史志工作者共同 努力的结晶。但是,由于编辑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局限,错漏之处仍然难免,希望各 级领导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199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