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污染调查及环境背景值调查〖1〗

  一、哈尔滨市马家沟污灌区重金属污染评价
    由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杨翠琴、 隋淑全、陈万峰、张曼珠、申明、张大军完成。1979年到1982年,通过对污灌区和非污灌区 的水土和蔬菜中汞、镉、铅、铜、锌、砷等重金属含量水平的研究,对污灌区的环境质量做 了评价。以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作了污灌区水质评价标准,以X1+tS/Vn作为评价土壤和蔬菜的 标准。用计算分指数、综合指数、平均综合指数和污染等级方法对马家沟污灌区的环境质量 作了系统的评价。
    污染等级:灌溉水质分为非污染和污染两级。土壤和蔬菜分为污染、非污染和严重污染 三级。
    主要参数:重金属对土壤污染的顺序为汞>铜>锌>铅>砷,全灌区的综合污染指数为 3.2,表明全灌区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在蔬菜中,平房灌区镉的污染分指数达2.44,其它 几项重金属污染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成果的意义和价值:
    “哈尔滨市马家沟污灌区重金属污染评价”成果是目前国内污灌评价中,以蔬菜为主, 重金属污染的第一份工作报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评价明确了该污灌区环境质量状况。 为防止危害的发展,对该污灌区今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改造措施,提出了七点建议。
    一是,哈尔滨市马家沟污灌区由于长期引用不经任何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灌田, 农业环境的主要因素(水、土、菜)已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2.04。从全 灌区来看,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目前虽都没有超过最大容许范围,但却存在着相对污染较重 的局部地区和地块,加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不可逆性,其趋势不可忽视。
    二是,灌区农业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对不同的泵站、不同的环境因素和不同的毒物均表现 了差异。
    从泵站位置上看,平房泵站的重金属污染>动力泵站>新春泵站;
    从环境因素上看,土壤污染>水质污染>蔬菜污染;
    从毒物本身来看,汞对灌区农业环境的污染>镉>铅>铜。
    三是,平房泵站明显的受到镉的污染,镉对环境诸因素污染的平均分指数为11.51,高于 各泵站其它重金属对环境诸因素污染的平均分指数。
    平房泵站污水中镉、铅、汞含量分别超标33倍、10倍和3倍,水质综合污染指数高达15.96, 是其它两个泵站的几倍和10几倍;蔬菜综合污染指数为1.80,也是三个泵站最高的;土壤污 染速度较快,特别是镉达到饱和容量年限只有17年,这在国内一些污灌区也是少见的,该泵 站农业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污染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四是,影响灌区农业环境重金属污染的主导因素,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影响蔬菜重金 属污染的主导因素是水质,说明污灌水质的改善是蔬菜和整个灌区农业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
    五是,镉在蔬菜中的残留率最高,镉对灌区农业环境的污染又仅次于汞,因此镉在蔬菜 中的累积状况,特别是受镉污灌较重的平房泵站蔬菜中镉的累积状况应得到密切的监测。
    六是,蔬菜,尤其叶菜类蔬菜吸收重金属的能力较强,所以本灌区应提倡逐步减少蔬菜 种植面积,而首先提倡在污染较重的地区、地块少种叶菜蔬菜。
    七是,为了使灌区农业环境向着有利于人民健康的方向发展,今后在工厂毒物排放环节, 农田用水的污水处理环节和农业生产本身上采取措施进行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是必要的。
    本项研究成果可作为改造马家沟和该污灌区的科学依据。
    本项成果于1982年8月通过鉴定,并荣获农业部1983年优秀科技成果奖。
    二、松花江三岔河——哈尔滨江段汞污染分布状况的探讨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郭立书、翟平阳完成。
    本课题主要内容:
    (1)江水中汞的污染分布状况;(2)底质中汞污染分布状况;(3)鱼、蚌的汞污染分布状况; (4)对四方台水源的汞污染现状评价。
    通过对江水底质水生生物(鱼、蚌)含汞量的分析,研究各江段的汞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规律。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初步掌握了松花江三岔河-哈尔滨江段含汞量无显著的季节性变化,从 而说明松花江水体对汞的自净能力较低;此江段底质的汞污染与距污染源的距离、沉积条件、 沉积物的质地,有机质含量有关;地质中甲基汞占总汞的比值由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此江 段各采样点鱼、蚌含汞量较高、鱼体含汞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别,春季高于秋季;以“相对 污染指数”评价方法指明了四方台水源地江水汞污染的现状。
    本课题基本搞清了松花江三岔河——哈尔滨江段汞污染的分布规律,为今后解决松花江 汞污染问题提供了基础资料,对今后整体地对松花江汞污染研究与防治有理论上和实用上的 意义。
    本项成果于1982年8月15日通过鉴定。
    三、松花江肇源至依兰江段水中有机物分析
    由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分析测试中心完成。
    水体中有机物分析是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随着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 松花江水域受到了严重污染,给人体、水生生物及水质带来了严重污染。分析松花江水中有 机物为进行综合治理提供主要的科学依据,其目的,是为了消除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危害, 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人民健康。
    本项研究在借鉴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XAD-2(美国产)大网状树脂等富集水中有机物。 使用光电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 用仪分析测试手段,用标样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定性标准曲线法定量。
    在两年半的工作时间里,在肇源至依兰江段的8个采样段面和两个采样点上,进行了8次 江上采样,共采集401个水样,作定性数据1 800个,鉴定出264个有机化合物,其中烷烃类 49个,烯烃类7个,芳烃(单环)及衍生物58个,多环芳烃及同系物15个,萜类化合物5个,有 机氯农药8个,酚类33个,卤代烃化合物7个,醛、酮、酸、酯、醚、醇、醌55个,杂环化合 物19个,其他化合物8个。作定量数据1 042个,对江水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邻、间、 对),苯酚、邻氯代酚,2.4-二氯酚、硝基苯、乙腈丙烯腈、六六六、滴滴涕、樟脑、龙脑、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并(a)、总挥发酚、腐植酸、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和丹宁29种有机 污染进行了定量分析。
    本课题列入1978~1982年黑龙江省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本项成果于1983年1月8日通过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