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污染事故

第三章 环境信访

  20世纪80年代初黑龙江省部分城市相继出现了严重的“烟雾事件”。1983年9月10日晚18 时,在哈尔滨市城区出现了一次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污染烟雾,污染区东南起红旗大街,西北 至松花江畔,长达9公里,宽度有3至4公里,面积约35平方公里。在该区域内的人们都感到有 一种辛辣气味,严重地刺激呼吸道,使人呼吸困难。甚至有人误认为附近着了大火,能见度 极低,几米之外不见景物,这种状态持续了2个小时,后因天降骤雨,才使烟雾消散。监测人 员冒雨进行了监测。大气经水洗后氮氧化物的浓度仍达0.10mg/Nm3。像这样大气被浓厚的烟 雾笼罩的现象在1983年12月、1984年元月、11月也都有发生。牡丹江市1984年11月22、29日, 12月7、9日晚至次日早也发生了严重的污染事件。当时全市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人人都 感到烟尘的刺激。12月8日上午牡丹江监测站进行了现场监测,总悬浮微粒的浓度达到7mg/Nm3, 是国家一次测值三级标准(1.50mg/Nm3)的4.7倍。并超过了1952年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时 期的最高浓度(4.46mg/Nm3),二氧化硫浓度也达到0.6mg/Nm3。
    牡丹东市化纤厂从烟道放空的二硫化碳和硫化氢,污染了大气环境,影响附近居民的身 体健康,重者中毒精神失常。佳木斯化工厂排空氯气很严重,致使附近的花草树木和庄稼中 毒不易生长。据对该厂监测记录,1969年1至10月每月放空氯气约50多吨。佳木斯化工厂放空 氯气时,有一名社员牵着牛由厂外经过,当即中毒昏倒。牡丹江农药厂放空的苯胺氯气,使5 名职工中毒休克。牡丹江市人造纤维厂放空的二硫化碳、硫化氢,使附近居民、职工、学生 中毒,轻者呕吐、恶心、食欲不振,重者精神失常变为痴症。牡丹江水泥厂、哈尔滨水泥厂 排空的粉尘使人患呼吸道病,重者患矽肺。另外城市医院排放的污水也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和 各种病菌。总之,废水废气对人民身体健康已经造成严重威胁。
    黑龙江省有些工矿企业的废渣堆积如山,占了农田,淤塞河道,污染环境。鸡西市沿穆 棱河11个水源都受到洗煤厂、柳毛石墨矿的污染。鸡西发电厂排放的废水中夹杂着大量粉煤 灰,使下游鸡东、密山、虎林等县20万亩农田受害减产,并污染了大小兴凯湖。环境污染对 土壤、作物、牲畜、家禽危害也越来越突出。鸡西发电厂年排粉煤灰30多万吨,不经处理排 入穆棱河,使河床不断抬高,每年提高约15厘米,沉积物不断增加,使下游鸡东、密山、虎 林县、国营农场农田受害,仅鸡东县就有10万多亩农田受害减产,土壤板结变硬,小苗弥没, 稻穗减小,平均减产30%,局部减产40%。
    全省工业废渣每年排放约1 300多万吨。其中冶炼废渣43万吨,煤矸石近600万吨,粉煤 灰30多万吨。黑龙江省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工业废渣和生活废物两大部分,以工业废渣为主。 到1985年,历年来废渣堆存总量已达800万吨,占地面积达3 996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