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兴办金矿

  一、观都、呼玛金潮
    1912年,观音山金厂和都鲁河金矿合并,成立省办观都金矿,使黑龙江地区采金业形成 了以漠河、呼玛、观都3个金矿为主的生产布局。呼玛矿区共开办库玛尔、余庆、广信、浚源 、官银号等五大采金公司和探苗事务所。观都金矿开办12个分矿,当年黑龙江地区的产金量 高达61809两,其中呼玛地区的库玛尔金矿和余庆金矿合计产金32630两,占黑龙江地区黄金 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强。
    1914年,库玛尔和余庆金矿黄金产量继续增加,两矿合计产金53461两(这是各金矿收购 的数字,当时瞒产走私相当严重,实际产量远远高于这个数),占黑龙江地区总产量的61. 6%。观都金矿又扩建了吉兴沟、嘉荫河、羊草甸和双龙沟等金矿,招集矿工千余人。
    1915年,黑龙江省成立官办振远公司(逢源金厂前身)。同年,库玛尔和余庆金矿的产 量达到58160两的最高水平。同时观都金矿局开发了汤原黑金河金矿、梧桐河金矿,1917年产 金2万两,占黑龙江地区当年总产量的28.7%。这就是黑龙江地区采金史上的“观都、呼玛金 潮”。
    二、逢源、兴安金潮
    1917年,因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西伯利亚金矿(主要是俄境内黑龙江沿岸)大多数关停 ,中国工人纷纷归国。瑷珲成了众多华工的集合地点。这些人迫于生计,争先恐后地进山探 矿,发现了猪肚河、三道沟、四道沟和五道沟等砂金矿。大批商人纷纷投资办矿。这就是黑 龙江地区采金历史上著名的“逢源、兴安金潮”的前期。
    1918年8月2日,北京政府农林部、财政部与汇丰银行签订《中日吉黑金矿、森林借款合 同》(即所谓“西原贷款”)。合同规定中国向日本借款3000万日元,以吉林、黑龙江两省 金矿和国有森林为抵押,契约期为10年。在外债的压力下,国民政府不得不采取积极措施, 将呼玛矿区各金厂合并为3大金厂,即库玛尔金厂(管辖兴隆、金龙等27条沟),余庆金厂( 管辖会宝沟、二道盘查、达拉罕等6条沟)和广信公司(管三分处、乌苏门、四道沟等13条沟 ),以加强对各金厂的管理。
    1919年,振远公司经增资扩大后改称逢源金矿公司,办事处设在黑河,是民国时期的第 一家商办大型金矿,资本金为8万元,其股东代表是王壁立,经理周维泰,在法别拉河、猪肚 河、三道沟、四道沟经营开采。
    1923年,逢源金厂在五道沟二支沟开出富矿,年产黄金4万两,获利近百万元(哈达洋) ,成为商办金矿中利润最高的大矿。同年,余庆沟金厂也改为集资商办,更名为兴安金矿公 司。1924年(民国13年),逢源金厂先后接管吉拉林金厂和太平沟金厂,太平沟金厂又相继 发现仙马沟、金满沟和小窑等矿体,陆续建设了30余个金矿。1925年,在嫩江上游的泥鳅河 流域发现了罕达气金矿,其含金品位和储量均为一流,东北军政要员张学良、哈尔滨中心银 行行长马子元等集资20万元开办了兴安金矿股分公司,聘任孙绳武为总经理,是年产量高达 4.5万两,成为当时东北地区第二大金矿。至此,兴安金厂与逢源金厂成为决定黑龙江省采 金量的主要产金矿。1926年,广信公司收买了漠河金矿局吉拉林金矿,成为继逢源,兴安金 矿公司的第三大矿业公司。在此期间以大黑河为中心的“逢源、兴安金潮”已达顶峰,利源 、谷溪、裕边、源利等金矿公司相继成立。据不完全统计,1922年至1928年上半年,逢源公 司在黑河附近成立的大小金矿公司有10多个,登记开采的矿点达130个,共生产黄金23.6万 两。
    这一期间,其他金厂生产形势却每况愈下。观都金厂更名为太平沟金厂,改为商办,生 产逐渐萧条。库玛尔金厂虽坚持官办,但其产金量急剧下降。1919年,漠河金矿局与奇乾河 金矿局合并为奇漠金矿总局。1926年,奇漠金矿总局因经营被动而停办,交由黑龙江省农矿 厅接办。漠河老沟归商民自由开采,只收少量官金及采金执照费;瑷珲一带各金矿,匪盗四 起,不得安宁;观都金厂生产也急剧滑坡。
    1928年3月,库玛尔金矿局被山东商人顾德祯以资本金6万元收买,改名为裕利金厂。同 年,吉林省棱川金矿股份公司(位于穆棱县、桦川县境内)以40万大洋的资本于4月创办成立 。17名发起人均系奉天(今沈阳)的官吏和绅商,首任总经理为毛利之。该公司以穆棱的亮 子河、楸皮沟为采金地,公司机构设在马桥河车站。又于同年8月在桦南太平岭设立金矿,开 采孟家岗、驼腰子、楸皮沟、柳毛河和太平岭等金矿。
    三、棱川金潮
    1929年,由于“中东铁路事件”的发生,使兴起一时的黑龙江地区黄金生产受到打击。 逢源、兴安等大金矿公司产量下降,其他小金矿产量也不高。黑龙江地区产金量下降到2333 8两。与此同时,苏军相继侵占了黑龙江沿岸的奇乾河、漠河、呼玛、瑷珲等地金矿,加上土 匪蜂起,矿工纷纷逃避,漠河金矿被严重破坏,黄金生产再度陷于停顿状态。当时的黑河地 区已由几十家商办金厂减少到仅存逢源、兴安、德源、源茂、振兴、宏业、古溪等7家金厂, 生产也不景气。
    这时的棱川公司因受战事骚扰较小,其经营范围已跨越松花江下游右岸一带的桦川、依 兰、勃利、宝清诸县大片砂金矿区。该公司在佳木斯设立办事处,经营依兰、勃利、桦南地 区的采金业。据资料记载,桦南的大石头河子金矿就有3000多人采金,驼腰子有2000多人采 金,铁岭河也有1000多人采金。这是黑吉两省采金低潮时期出现的区域性采金热潮,人们称 之为“棱川金潮”。
    1931年(民国20年),瑷珲实业公司(振兴公司)经营西瓦里金厂,后又放弃,不久又 由黑河商人徐鹏远发起集股成立西瓦里金矿公司。同年,黑龙江省督军派姜克元带军队接管 太平沟金厂。姜克元把金厂应上缴的黄金攫为己有,还利用烟花柳巷,大肆盘剥金矿工人, 专修了1个太平沟飞机场,当天往返哈尔滨。他个人在大连、北京等处购买楼房,用工人的血 汗钱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享乐生活,称得上是民国金矿业中的一个贪官典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黑龙江地区沦陷。同年12月13日,黑龙江省政府发出紧急 布告:“采金业已不能再行维持,训令全省务于十五日停止工作,所属各厅、处及官银号一 律撤销”。至此全省所有官办、商办金矿一律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