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接管金矿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级人民政权还没建立,一时间
旧社会的财东、把头勾结残余的伪军警宪特、土豪劣绅,控制了全省大大小小金矿,加上土
匪猖獗,几乎所有金矿都处于无政府状态,各矿区黄金生产基本陷于停顿。
同年12月末,佛山县(今嘉荫县)的反动土豪纪洪福同伪自卫团总高兴任、伪警察李万
臣、大把头黄宫田勾结在一起,投靠逊克县国民党党部,以维持地方自治为名,拉起“国民
党武装保安队”,盘踞在乌拉嘎矿区的南沟、北沟、大结烈河等金沟。逃入矿区的伪警尉王
明轩、王治园等当上了保安队正副大队长,匪首纪洪福自封金矿局局长,坐收官金,并设卡
子劫夺过往客商的钱款、货物,奸淫妇女,捕杀金矿工人。鄂伦春马队首领王瑞义(外号王
八老三)也控制了部分金沟。在桦南一带,土匪李焕章窃据一些金矿的管理权,向金矿工人
每人每月勒收四厘金,鱼肉矿工,无恶不作。黑河一带矿区被土匪吴振宇、靳大马棒(靳连
仲)等占据。呼玛、鸥浦、漠河一带有土匪张伯钧等占据。这种混乱的政治局面,从1945年
8月一直持续到1946年7月。
1946年2月,黑河军分区政委、地委书记岳林,黑河军分区参谋长张继成带领部队,将盘
踞在法别拉河上游土匪消灭,并进入纳金口子一带进行剿匪。4月,黑河军分区警卫营营长张
永泉带队进驻五道沟金矿和罕达气金矿,一举歼灭罕达气一带猪肚河、老公司、三道沟、四
道沟、泥鳅河、小金沟等金沟的土匪。5月,嫩江军分区骑兵团团长夏风林带骑兵连配合黑河
军分区打进木耳气。同月,牡丹江省建立了八面通金矿局,合江省建立了驼腰子和乌拉嘎金
矿局。
同年6月,西满军区三师副师长洪学智奉调来黑龙江剿匪,被委任为黑河军分区司令兼政
委,在黑河金矿开展反霸工作。在合江省剿匪的三五九旅歼灭了蒋介石收编的谢文东等土匪
部队,解放了桦川县,建立了驼腰子、石头河子、孟家岗等3个金矿局,逐渐恢复黄金生产。
8月之后,合江军区派军区独立团政委刘忠璞,带领独立团共200余人开进乌拉嘎矿区与敌保
安队在五隆桥地区激战,将纪洪福、王明轩部大部歼灭。
同年10月,黑河行政公署委任许承绕为黑河行政区金矿局第一分局长,办事处设在罕达
气。黑河军分区派出剿匪部队对活动在呼玛、鸥浦、漠河一带的土匪张伯钧、罗大胡子和雷
锤子等进行追击和清剿,很快进驻呼玛县兴隆沟、三分处、四、五道沟等矿区。11月,黑河
行政公署又委任王玉为呼玛县委书记兼黑河行政区金矿局第二分局长,办事处设在呼玛。同
年,合江军区派出部队进入勃利和刁翎矿区,剿灭了投靠国民党的“挺进军”李华堂和大土
匪头子张黑子等匪徒,收复了黑背等金矿。牡丹江一带也相继清剿了穆棱县八面通和东宁县
绥芬河的土匪,各金矿均回到人民政权手中,迅速恢复了生产。
1947年,人民政府陆续接管全省金矿,并迅速恢复生产。3月6日,黑嫩省金矿管理局成
立,局长刘炳华,副局长叶和玉,局址设在黑河。金矿职员是由西满军区的干部、战士和金
矿原有的进步员工组成,下设罕达气、兴隆沟、漠河3个分局,1个直属矿(八车力河金矿)
和1个办事处(设在嫩江镇),负责开发管理上自漠河,下至乌云的黑龙江右岸和嫩江上游的
全部金矿。同年,松江省金矿管理局成立,直辖八面通、五林河两个分局和绥阳、珲春两个
办事处。合江省实业厅也成立金矿管理局,下设驼腰子、乌拉嘎两个分局。至此,松江省、
黑嫩省、合江省的黄金行政管理机关自上而下全部建立起来,各金矿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产
秩序。
1947年,黑龙江地区各金矿开展了坚决的反霸斗争,发动金矿工人对各矿的封建把头进
行清算,同时清查隐藏起来的伪军警、特务、稽查等,按罪恶大小给予应得的处理。
各矿的中共党组织领导金矿工人成立了矿山管理委员会,工人第一次参加矿山管理,成
了矿山的主人。在小乌拉岛虎口逃生的李庆思、李希贯和从鹤岗矫正院里暴动逃出的孙国志
等许多矿工加入了党的组织,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同时,驻矿各部队与矿工一道从事黄金
生产,查碃、护矿,黄金生产得到发展。乌拉嘎金矿南沟建成一条大水道,当年就生产黄金
6000多两。
1948年1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在哈尔滨市召开了金矿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必须依靠工
人阶级发展金矿”的办矿方针,要求各级政府鼓励和促进黄金生产发展,并决定改变金矿的
管理方式,由单纯的收金卖货转变为各级政府统一管理和组织指导生产。这期间,黑龙江省
各金矿陆续建立起工会组织,发动金矿工人开展劳动竞赛(在劳动组织形式上工人可以自由
组合成采金班组),黄金生产实行公垫办法(国家借钱给采金班),鼓励踏沟探矿,指导工
人用按碃、开水道、泼(拉)毛砂等各种生产方式开采黄金。这些措施调动了矿工的积极性
。矿工们纷纷要求延长工作时间,多产黄金,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