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金矿床类型
黑龙江省黄金资源由砂金、岩金和伴生金3大部分组成。在1985年累计探明的金矿储量中
,砂金占53.3%,岩金占20.6%,伴生金占26.1%。
一、砂金
分布于砂、砾石等松散碎屑物中的自然金称砂金。至1985年末,黑龙江省已探明的砂金
矿床有两大类型:冲(洪)积型和残、坡积型。由于矿体的产出部位不同,冲(洪)积型砂
金矿又分为河谷砂金矿、细谷砂金矿、阶地砂金矿、河床砂金矿、砂洲砂金矿、埋藏型砾岩
金矿等6种类型。残、坡积型砂金矿包括残积砂金矿和坡积砂金矿两种类型。
在以上砂金矿床类型中,冲(洪)积型砂金矿是黑龙江省各大水系支流中分布最广、工
业意义最大的一种砂金矿类型。尤其是冲积型河谷砂金矿具有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等特
点,适于机械化开采。在1985年全省累计探明的砂金储量中,这种类型矿床占98%以上,是黑
龙江省金矿业的主要开采对象。著名的兴隆沟、吉龙沟、韩家园子、罕达气等金矿均属此类
。细谷、阶地、河床及砂洲砂矿的规模均不大,未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独立矿床,一般在砂
金矿区的某一部位呈小矿体存在。
二、岩金
赋存在固结岩石中的金称岩金。至1985年末,黑龙江省已发现的岩金矿床有火山、次火
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和岩浆热液型3大类型。按照矿床成因、工业类型和规模大小排列
有以下7种:斑岩型金矿、混合岩化热液再生岩浆热液型金矿、沉积变质型金矿、石英脉型金
矿、岩浆热液型金矿、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火山热液型金矿。
在以上类型中,斑岩型金矿是黑龙江省的主要岩金资源,占1985年全省探明岩金储量的
91.5%。其次是混合岩化热液再生岩浆热液型和属外生矿床的沉积砾岩金矿。在国内其他省
份占有重要位置的破碎带蚀变岩型和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在黑龙江省内尚未发现有较高工业
价值的矿体。1981年提交普查报告的东风山金矿属沉积变质金矿。这是省内首次发现的新型
岩金矿床类型,为全省乃至全国寻找岩金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已引起国内地质学家的密切
注意。
三、伴生金
赋存于其他金属矿床中的金称伴生金。至1985年末,已发现的伴生金有两种类型:矽嘎
岩型(伴生金)铜矿床和斑岩型(伴生金)铜(钼)矿床。
按照矿床成因,伴生金也可归人岩金矿类,但这种矿床的物质组成,矿体的产出形态,
金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矿石建造等地质特征,与其他岩金矿有差别。伴生金矿含金品位较
低,如多宝山斑岩型(伴生金)铜(钼)矿床,平均含金品位仅为0.128克/吨;嫩江县三
矿沟矿嘎岩型(伴生金)铜矿床,含金品位只有0.39克/吨,但储量很大。嫩江多宝山矿床
伴生金储量表内达73吨,表外达25吨。因此,伴生金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金矿类型。至19
85年末,伴生金尚未独立开采利用,只是在开采有色金属时作为副产品综合回收。所以,它
的开采利用价值主要取决于有色金属矿床的开采利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