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东北沦陷时期
日本侵略者侵占东北后,制定了一个庞大的投资计划,掠夺黑龙江地区黄金资源。1934
年计划投资1200万日元(实际投资300万日元),1938年计划投资5000万日元(实际投资400
0万日元),1942年计划投资7000万日元(实际投资6000万日元)。1934——1942年建设机械
化矿山20个,采金船24只、5208升(投产18只、3668升),电站11座26240千瓦,机场2座。
还相应地建设了公路、输变电工程、机修厂和房屋。
一、呼玛金矿总处
1934年,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在呼玛县四道沟设呼玛矿业总处。1943年迁至金山镇,管
辖呼玛、鸥浦、漠河等县的矿业所。伪满洲中央银行投资1000万日元在呼玛县建设了采金船
、发电厂、煤矿、机修厂,还修建了公路。
(一)达拉罕金矿作业所
呼玛矿业总处所属的达拉罕金矿作业所管辖韩家园子、会宝沟、福兴公司、同益、达拉
罕、复兴、德利7个金厂。平均砂金品位16.57克/立方米,矿量51.98万立方米,金属量8
614公斤,1938——1942年先后建采金船6只,其中建成5只,投产3只;1941年建成320千瓦柴
油机发电厂2座,变电所1处,机修厂1座,解冻机32架,形成生产规模为:采金船斗容量700
升,发电能力640千瓦,生产能力6750两/年。
韩家园子金厂 包括倭拉根河及其支流小沟,以西大川为主矿区,由满洲采金株式会社
直接经营。1939年开始,建设280升采金船1只及320千瓦柴油机发电机电厂,变电所和机修厂
同时建成投产。采金船工人40多人,年产黄金800余两。
达拉罕金厂 属租矿承包金厂。经理夏德才于1935年以3000元资金向采金株式会社承包
新老达拉罕沟矿区开矿办厂,向采金株式会社交十分之二的金利,矿工140多人,年产黄金2
000两左右。1939年改由采金株式会社直接经营。1940年开始建设280升采金船3只;1941年建
成2只投产1只,建成投产320千瓦柴油机发电厂1座,当年生产黄金588两。后因电力不足于1
942年停产。
同益金厂 即闹达罕金厂。金山镇王茂盛、孙晓峰合伙探矿,于1935年9月探出闹达罕大
沟金矿,便筹资建成同益金厂,招募矿工220人并建设水道和竖井,当年投产,仅2个多月就
生产黄金4210两,出了爆头(“出爆头”是砂金矿山习惯用语,指采到特殊富矿出了特别高
产。以手工生产为主的年代,某处出了爆头,其附近砂金工人闻风而骤,迅速增人,扩大建
采,一年乃至3—4年便采完富矿。)。次年末职工即达3200多人,年产黄金1万余两。1939年
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以8万元伪满洲国币强行收买了闹达罕沟,同益金厂被迫迁至二支沟和小
沟重新开矿。1939——1941年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在闹达罕大沟投资建成140升采金船1只。
因电力不足,采金船又建于贫矿处,建成后仅试生产几天,船坞没扩开即停产。
会宝沟金厂 是1940年发现的一个新矿,由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直接经营,建设水道、
竖井和280升采金船1只。投产后兴旺一时,有矿工700多人,年采金1.4万多两。
福兴公司 经理张先敬,于1935年投资10000元向采金株式会社承包了福兴沟、二龙沟、
太平沟和东乌勒沟开办金厂。采金株式会社收缴十分之二的金利,矿工200多人,年产黄金5
000多两。1939年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收回租采权直接投资建设。
复兴、德利等金厂 均为租矿承包金厂,没搞机械化建设。1939年末,采金株式会社收
回后闭沟。
1943年,达拉罕矿业所所属各金厂由于战争原因均被关闭,年末所有采金船都拆卸运回
日本国。
(二)三分处金矿作业所
三分处金矿作业所管辖兴安、格良满河等金厂。1941——1942年建4只采金船(140升3只
,280升1只),其中建成3只(560升),投产2只(280升),由椅子圈发电厂供电。
兴安金厂 管辖三分处、五道沟、余庆上沟等金矿。1934年因兴安金厂缴不起税利、金
利提成,便将部分金矿包给大昌金厂。1936年兴安金厂由三分处迁到四道沟,将包出的各沟
全部收回自营,年产黄金5000多两。1938年,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将兴安金厂收回,雇300多
名职工,建设采金船和半机械化竖井(只用水泵排水)。1941年金厂生产能力为3620两。
格良满河金厂 是黑河富商万发源以3000元租金,于1935年从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租矿
承包格良满河和罕达河等金矿建立的。建设了水道和竖井,投产后有矿工150人,年产黄金3
000两左右。1939年伪满采金株式会社收回。
(三)兴隆金矿作业所
该所管辖兴隆、吉龙小沟、北习力、裕利4个金厂,民国时期用水道和竖井开采。1938年
,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计划筹建7只采金船。1940——1942年建成3只,投产2只(1只280升采
金船和1只140升采金船),生产能力为2560两/年。另外,与采金船同期建设和投产的还有
解冻机7架(1941年投产)、变电所、机修厂各1处(椅子圈电厂供电),1943年拆船闭矿。
兴隆金厂 1934年5月,由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经营,有矿工500人,1938年开始筹建采
金船。1942年,兴江沟采金船投产,形成生产能力1400两/年。
吉龙沟和北习力金厂吉龙小沟金厂在日伪时期,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建设280升采金船2
只,1942年建成1只。没有投产便开始拆船。北习力金厂只有不足100名矿工,以水道和竖井
维持生产,没有机械化建设。
二、鸥浦金矿
沦陷时期曾在鸥浦县(今呼玛县鸥浦乡)设金矿分局,归呼玛金矿局管理。1934年5月,
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接管经营,并设矿业所,有富拉罕和洪源2个金厂,以水道和竖井维持生
产。
三、漠河矿业所
1934年5月,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在漠河设矿业所,归呼玛矿业总处管理。1940年6月,
撤销漠河矿业所,改设乌玛矿业所,下属老沟、吉兴沟、中心沟、富克山等金矿,是沦陷时
期非重点开发的矿区。
老沟金矿 含小北沟、下水道、福兴沟、腰兴、小西南沟、老沟等6个分矿,采金矿工3
00多人,通过修建水道和竖井维持年产400—500两的生产能力。
吉兴沟金矿亦称斯大辽克(斯大辽克是俄国人名称。)金矿,含杏花沟、小老沟等分矿
,百余名矿工,年生产能力只有几百两。
中心沟金矿 也叫西口子金矿,含八道卡、腰卡、前场、东北沟、小西沟、东南沟、金
满沟、孤仙沟等8个分矿,是伪满期间新开的金矿,1938年投产一些水道和竖井,年生产能力
达到30000两左右。
富克山金矿 由于品位偏低,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只经营1年就转让给漠河商店经营,只
有100多名矿工,年生产能力400两。
四、黑河办事处
1934年伪满洲株式会社在黑河设出张所,即办事处,隶属于呼玛矿业总处,管辖以公别
拉河和法别拉河流域为主的瑷珲县境内的金矿,主要有逢源、八车力河、开泰、福源等金矿
。伪满末期列入重点开发建设矿区,只修建一些水道、竖井,年生产能力3000——10000两。
逢源金矿公司 民国时期是全省的大金矿,日本侵略者侵占金矿后很快迭0落下去。伪满
时期没有进行开发建设,只开采法别拉河中流的老沟残矿,产量由1936年的4670两下降到19
42年22两,1943年停产闭沟。
八车力河金矿 位于公别拉河支流八车力河岸。于1935年发现,随后建立了福源和开泰
两家公司。
开泰金矿公司 1935——1936年的产量,只有64两。1937年闭沟停业。
福源金矿公司 1934年建成,1935年投产以后,年生产能力为1000两,属于较好的小矿
。
另外,公别拉河支流阿棱河也建立了启源和义兴两家公司。义兴公司1935年投产后只生
产2年,1936年产金200两,1937年停产闭沟。启源公司1934年投产后,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两
。
五、泥鳅河矿业所
1934年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在嫩江支流泥鳅河上游建立了泥鳅河矿业所,管理嫩江流域
各金矿,以采金船为建设重点,并对原有各金厂的水道和竖井不断更新扩建,使年生产能力
保持在6000两以上,1936——1942年建造采金船5只,其中建成投产3只(420升),附属配套
工程有解冻机4架,300千瓦发电厂2座,变电所2处,机修厂2座。
六、乌拉嘎金矿
1936年,乌云县(今嘉荫县)伪商会会长组织金矿调查组在小鹿儿岛(现在的北沟附近
)发现富矿,但因为日本关东军封山不能继续勘探和开采。1937年,太平沟金厂派人勘探。
1939年,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派人与太平金厂的勘采人员联合试采,获得成功。1940年,伪
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在乌拉嘎设立矿业所,开水道,建竖井,从小鹿儿岛发展到南乌拉嘎河、
节烈河、新泻河,矿工达3600人,年生产能力达到4000两。
七、观都金矿总处
1934年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在太平沟设立观都矿业总处,管辖观音山、都鲁河一带的金
矿,开发太平沟(嘉荫河中下流)和东西都鲁河等矿区。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观都矿业总处
,仍延用民国时期生产建设方式,以修建和更新水道、竖井进行黄金资源掠夺。年生产能力
达万两。
八、小石头河矿业所
1935年,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在小石头河设矿业所,撤销1932年在驼腰子设的金矿局,
成立依桦勃金矿局,统管依兰、桦南、勃利、林口等处金矿。在小石头河、大泡子、楸皮沟
、寒虫沟、驼腰子、石门子、孟家岗、林口等金矿,计划建设采金船10只(1708升),建成
6只(1120升),投产4只(840升),建设水枪采场3处,相应地在小石头河等5个金矿建设发
电厂、变电所和机修厂。1939年采金船投产后矿工近万人,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多两。其
中以小石头河和驼腰子两处金矿最佳。1935年以后小石头河矿区的年生产能力达到8000两,
驼腰子矿区达到5000多两。最高年产,驼腰子矿区1936年达10020两,小石头河1938年达100
80两,1942年停止了建设,1943年拆船闭矿。
九、八面通矿业所
沦陷时期,伪满洲昭德矿业会社在穆棱县八面通设矿业所,经营穆棱河支流雷峰沟上游
的金矿。1941——1942年建采金船2只(168升1只,280升1只),1942年投产后,年生产能力
达到2300两。
十、穆棱矿业所
沦陷时期,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于1940年把雷峰沟及其附近金矿租给伪满洲矿山会社经
营。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在穆棱设立矿业所,经营白草沟、小金山沟、雷峰村、河南村、八
面通村、福禄村、世荣村、雷峰起河、三道沟等金沟。伪满洲矿业会社在雷峰沟下游建设采
金船。1941、1942年两年建成280升采金船2只。采金船投产后,雷峰沟金矿矿工达900人,年
生产能力达到6200两。
十一、其他金矿
沦陷时期黑龙江地区除上述10个矿业处、所经营的10个金矿区以外,其它金矿还有3处:
山成金矿 位于宝清县境内,管辖乌苏里江支流挠力河上游的挠力河和七星泡两个小砂
金矿,手工开采,年产量只有60两左右。
五虎林金矿 五虎林金矿原归宁安县,1934年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把五虎林金矿划归依
桦勃金矿局经营,1940年租给伪满洲矿山会社。该会社五虎林万寿矿业所,把金矿承租给牡
丹江金矿经营,1940——1941年投资17万元招募矿工开水道、建竖井,年生产能力只有300两
。
紫阳矿业所 1937年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调查砂金时,在东宁县金厂沟发现了岩金,随
即设紫阳矿业所,招募矿工分别建竖井和水道开采,砂金、岩金同时建采,年生产能力达到
1800两(其中岩金890两)。
十二、能源与交通建设
日本侵略者为了大规模掠夺黑龙江省黄金资源,在黑龙江地区除了投资建设金矿以外,
还进行了3项较大的附属性项目建设,即:建设呼玛的椅子圈煤矿、汽轮机发电厂及其输变电
工程、桦川县2座飞机场。
1938年在石头河南岗和驼腰子下桦建设飞机场2座,建成后桦川及其周围金矿生产的黄金
,全用飞机运往长春。同年,日本人在湖南营(现桦南镇)建设了电力公司营业所和1座火力
发电厂及向各采金船和机电大碃送电的输、变电工程。
1939年日本侵略者在呼玛县椅子圈发现煤矿,同年开始建设煤矿和发电厂,供金矿用电
。发电厂有2套4500千瓦汽轮机发电机组,300名工人,装机容量9000千瓦,开动容量4500千
瓦,同时建设的还有椅子圈——兴隆——韩家园和椅子圈——呼玛镇——金山镇的两项输变
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