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造
黑龙江省采金船建设,是随着砂金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从1959年建设第一只采金
船开始,到1985年末,全省共建成投产50——300升船64只(包括国营金矿报废后重建和转入
地方后国营金矿局又收回改造投产的4只50升船)。其中直属国营金矿建船40只,武警黄金部
队建船8只,地方国地联营金矿建船15只,部门建船1只。累计投资20326万元,其中直属国营
金矿13252.3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5.24%。
采金船建设基本可分为3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1959——1974年)
这一阶段累计建成14只船,共835升,投资1302万元,新增能力267.7万立方米/年(1
2015两/年)。这一阶段属于单船建设阶段,其特点是:船型小(50升——100升),14只船
中有11只是50升,1只85升,100升仅2只;建船材质由木结构发展到钢木结构、钢结构;斗链
由间断斗发展到连续斗;选矿系统由单一溜槽选矿到溜槽主选,梯跳扫选;资金投向主要是
直属国营金矿;设备和流程简单落后。
二、批量建设阶段(1975——1979年)
这一阶段,全省共建成投产采金船13只,计1790升;总投资2969万元,比1959——1979
年21年全省采金船累计建设投资增加1.28倍;新增生产能力575.4万立方米/年(17798两
/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中型船(150升)为主,批量建设,13只船中150升占10只;
地方采金船开始起步,牡丹江地区两只50H船建成;直属国营金矿由一只船建设发展到生产能
力配套的矿山综合建设;所有船均为钢结构、连续斗;选矿工艺为圆筒筛——溜槽流程与圆
筒筛——横溜槽——跳汰——摇床流程同时并存;首批10只150升采金船的建设和投产,使砂
金生产能力和采选综合回收率都得到提高;直属国营金矿成立的矿山机修厂建船队伍和各局
属建船队伍,为进入大规模采金船建设作了人力、技术、设备上的准备。
三、大规模建设阶段(1980——1985年)
这一阶段,全省建成投产50——300升多种型号采金船37只(另有7只1985年建设,1986
年以后投产),投资16315万元,比1959——1979年21年的建船总投资增加2.82倍;新增能
力1742.5万立方米/年(95844两/年),采矿能力增长106.68%(黄金年产量增长22.15
%)。其中武警黄金部队建船8只,共1200升,地方黄金矿山和部门建船14只,共1350升。
(一)建设项目
300升船建设 1978——1979年,中国黄金总公司从荷兰引进MTE300升采金船3只,1979
年8月开始筹备,1980年4月在韩家园子和兴隆东大沟同时开工,主体工程实际排建组装时间
仅6个月。300升甲、乙两船于同年9月和10月相继进行试运转。3只引进300升采金船建设的高
速度,是国家黄金指挥部和黑龙江黄金建设的工作者,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创出的高水平
。国家黄金指挥部和黑龙江省黄金公司、武警黄金部队分别派主管领导张孝文、刘浪、王振
祥组织指挥建船工作,在筹集资金、设备加工订货、物资供应和运输、技术服务、施工队伍
等各方面选配精兵强将,使各项工作按计划节拍进行,环环协调,步步促进。300升甲船现场
施工中,建船队长罗依群和臧玉范带领54名建船队员,创造了“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地面
组合,整体吊装”的十六字建安工作法,并得到全面应用。由于指挥协调得力,施工队伍精
干有效,国外供货执行合同规定(3只引进采金船建设,甲船全部设备都用卖方在国外供货,
乙、丙两船的机加设备国外供货,非机加设备国内供货。),这三者相辅相成,在建船起重
设备不足等情况下,做到了项项高工效,消灭了待料时间损失和返工损失,把辅助时间和工
序衔接时间降到最低限度,创造了我国采金船的建设史上高速完成任务的业绩,令荷兰MTE监
造专家们震惊,他们竖起大拇指不断称赞施工水平“赶上了机械化水平高的发达国家”。
第二批150升采金船和地方(部门)采金船建设 第二批共11只150升船,于1980年10月
和1982年4月分别在黑河、呼玛两个金矿局和嘉荫河金矿投建,主要由黑河金矿局矿山机械修
配厂和桦南金矿局建船队承建。地方参与建造的有齐齐哈尔第一机械厂和黑河拖拉机修造厂
两家。这批船分别于1982——1984年建成投产,平均建设周期两年。
地方黄金企业有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地区和国营农场总局共8个矿
山,建设50——150升船14只。这些船承包给有建船实力的齐齐哈尔第一机械厂、牡丹江矿山
机械修配厂和黑河采金船安装工程处、黑河拖拉机修配厂等7个建船队,利用地方建船的优势
,加快建设速度,一般建设周期仅1至1.5年。
武警黄金部队利用自己进行地质勘探和自己进行建设的优势,从1980年起先后建设了8只
采金船(包括300升乙船)。在建设中,他们工作主动,出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培养和锻炼
了一批从事采金船建设和生产的技术骨干力量。
(二)建设程序
建船的程序分3个阶段。
准备阶段。从提出项目建议书起到正式开工前止,准备阶段分两步,第一步是建设准备
,从项目建议书到初步设计批准前。建设准备的主要内容为:提出和审定建船建议书,进行
可行性研究,编审设计计划任务书,选址和审定选址报告,编审设计文件,列入年度建设计
划;第二步是施工准备,从批准初步设计到编审开工报告。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审
批初步设计,筹集资金,征地,招标承建队伍,设备材料订货,进行三通一平,编审开工报
告。关于准备工作的份量,黑龙江黄金公司主管副经理唐汉飞的评价是“十分建设,七分准
备,三分施工”。
建设施工阶段。即从批准开工报告正式开工开始,到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建设结束止
。主要内容有:施工、设备调试、试运转或试生产等。在韩家园子引进船建设时期,张孝文
、刘浪等指挥人员深入施工现场,辛勤地工作,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使荷兰专家感到惊
叹。
生产准备和竣工验收阶段。本着建设为了生产的精神,建设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在设备
安装开始前就着手与生产部门协商,进行生产准备工作。如配备生产人员,熟悉生产流程和
设备,开展技术培训,制订生产计划和制度,参加调试和试生产,做到一投产就能较熟练地
驾驭生产,为当年达产,当年创高产做好全面准备。如龙江1号船的改建就是在搞好生产准备
的前提下,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三)施工
平底船 平底船为大型盒式板结构,因在水上工作,承载能力大,要求密封性好,变形
要尽量小。这主要通过平底船施工图纸、组焊工艺和焊工技术来保证。其施工方案通常有船
坞边岸上组焊和船坞内组焊两种。岸上组焊完成后,通过滑道滑到船坞中。船坞中组焊则要
在船坞无水状态下施行组焊。组焊前码垫木要操平,组焊完下水前后要作渗水检验(用汽油
或用压力水)。在冬季施工特殊情况下,可在船坞冰上组焊平底船。
结构件 施工方案可分两种情况:一是前后桅、皮带机、吊桥、斗架等结构件,在岸上
组合焊接,将整体成品运到船上安装。二是各种桁架、中桅、基础梁、墙等,多在平底船上
按工艺顺序就位、连接、施焊,也可分段在岸上预制,运到船上安装。岸上预制结构件,可
与组焊平底船同时或提前进行。
机械电器设备安装 先在岸上逐台检查设备出厂(出库)状况,特别要查清运转部位有
无杂质、锈蚀、润滑油,发现问题处理完毕才能进行安装。安装顺序为先下后上,先内后外
,即从一楼甲板下、甲板上、二楼、三楼等自下而上逐层安装。平底船内部安装完后再安装
船外部,最后上斗链。所有船用机电设备都运到船上后,船墙和房盖封闭即可进行施工。
调试 采金船设备安装完毕,厂房封闭完毕后即可进行设备调试。首先进行单个设备调
试,即空转调整、润滑、紧固。之后进行全船设备联运调试,发现问题再调整。正常后进行
带负荷试运转,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1——2周的试生产,设备工作正常后即可结束施工,
投入生产。待其配套工程竣工后才能进行竣工验收。
“六五”初期建船,处在机械加工厂家任务不足的时期,冶金部强调“加工订货不出部
”,黑龙江省强调“加工订货不出省”。因迫于行政干预,建150升船的设备加工订货由省内
安排,建设管理部门和承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有些厂家制造质次价高,使一些采金船建
设工期拖长,超投资概算。1983年以后行政干预撤销,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公开招标竞选施
工单位,实行概算包干,黄金建设管理工作开始了转折。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的精力从施工
组织中解放出来,集中主要力量抓好建设程序和施工监督,抓好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