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小型岩金矿开采

  一、小金山金矿开采
    1896——1900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二十六年)间,沙俄政府获得在中国铺设东清铁 路权以后,借机盗采穆棱县八面通雷峰沟一带的砂金,同时发现了穆棱县小金山岩金矿。俄 国人从中国山东省雇来采金工人,先利用手工锹挖镐刨的方法,开采含金砾岩露头矿石,后 开掘平峒,顺着含金层走向边掘进边采矿,采出矿石后先用锤砸破碎,然后用木溜槽粗选, 最后用手工淘洗的方法得到成品金。据记载,当时发现的小金山含金砾岩非常富,品位高达 20.83一62.50克/吨。当时的淘金者达到2000多人,在长不足500米,宽不足100米的山沟 里上溜淘金,人多的都转不开身子,平均每日产金30——50两,最高日产达70——80两。该 地因此而得名“小金山”。
    1900年“北清事变”(东清铁路事件)以后,当地官民用武力将俄国人赶走,夺回了八 面通附近的金矿,由吉林省官办。以后又开采了南碃沟、北碃沟、东楼、腰楼和西楼5处含金 砾岩矿。但一直效果不佳,产金量逐渐减少。后因出现亏损而停产。
    1910年(清宣统二年),罗斗才接办密山县兴隆沟砂金矿,同时又开采小金山附近的岩 金矿。
    1913年(民国2年)末,吉林省经济实业团接管了小金山附近的砾岩金矿,生产仍不景气 ,出现亏损,于1914年(民国3年)停产。此后民众小规模断续散采了60年。1975年,穆棱县 黄金管理站首先组织金山屯社员办起了一座土法小型选矿厂,开采地表露头的含金砾岩矿石 。采矿用人工打眼爆破落矿,独轮车运输,毛驴拉石磨磨矿;选矿工艺为小木溜槽粗选,手 摇簸子精选得到成品金。这个小选厂日处理量不到5吨,磨砂粒度不到80目,回收率较低,日 产金不足10克。1977年5月,县黄金管理站在原土选厂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于1978年5月开 工建设25吨/日小型选厂。该选厂采用斜井开拓,沿着矿层的底板掘进,边掘进边采矿,用 凿岩机打眼,爆破落矿,斜井内铺设轻轨铁道,矿石用U型矿车人推运输,卷扬机直接提升到 选厂给矿仓,用250×400型颚式破碎机粗碎,再经1×1米球磨机细磨,选矿先用两段木溜槽 粗选,再由6S摇床精选,最后是手工淘洗得到成品金。
    扩建后的25吨/日选厂于1979年7月投产,当年仅生产黄金120两。次年生产黄金42两, 出现亏损。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出矿量不足,供不上选矿,采选厂的工人大多来自于穆棱县工 业系统子弟,素质较差,出勤率低,劳动效率也低,采不出矿石,加上磨矿粒度过粗,自然 金粒形不成单体,造成选矿回收率低。因此,该选厂于1980年末申请停产,在停产未获批准 的情况下,该矿转为自负盈亏,由县黄金公司负责管理。1983年,黑龙江省黄金公司批准该 矿停产,并核销了全部投资。
    1980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实行允许个体采金的政策后,当地社员纷纷办理采金证,开采 小金山附近的北碃沟砾岩金矿露头。开采方式多为手工打眼放炮,手工大锤碎矿。1984年起 有旋转锤式捣矿机碎矿,木溜槽选矿,1985年收购成品金1200多两。
    同时,穆棱县黄金公司于1983年组织社员开采东楼含金砾岩矿,由省黄金公司投资3万余 元,在东楼建成一个6寸泵站,把河水提到东楼山上,供各采场选矿用水。开采方式以小竖井 为主,全部用手工掘进,井深为10——20米,最深达到27米。竖井掘到底板后拉平巷采矿, 边掘进、边采矿、边探矿。矿石用辘轳提升到井上,破碎采用手工或小型旋转式捣矿机;选 矿用木溜槽粗选,人工淘洗精选,最后得到成品金。1983——1985年,东楼各采场共生产黄 金500多两。
    二、五林金矿开采
    1936年,伪满采金株式会社在林口县设立的利源金矿公司发现了五林南山及北山的含金 石英脉矿,随后招工开采。开采方法是沿着矿石露头打沿脉平峒,共开掘了两个中段。平峒 的宽度随着矿脉的宽窄而变化。采矿方法是沿着矿脉边掘进边采矿,落矿均是人工用镐刨, 矿石运输用手推木轮车运到选厂,破碎采用往复式捣矿机捣碎,选矿方法为重选加混汞。据 当地一些老采金人回忆,没有见过当地有冶炼设施,矿石不在当地冶炼,有些矿石装上麻袋 运走(可能运往桦川或沈阳冶炼),矿脉含金品位较富,金的粒度也很粗,矿工可直接从矿 脉上拿到金子。日本侵略者为防止矿工拿金,上下班都逼着矿工换衣报,不许矿工留长头发 ,并雇用朝鲜人牵着狗在峒口看着矿工,发现有拿金者立即打死,然后喂狗。五林岩金矿于 1940年停产,矿工及设备都迁到东宁县金厂八号峒继续开采岩金。
    三、金厂八号峒金矿开采
    东宁县金厂八号峒岩金矿1931年(民国20年)由吉林省矿商和美国人姆根所发现,矿体 由花岗岩质多硫化物矿石构成。1937年,这个金矿被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霸占,并进行了进 一步勘探。1941年,从五林金矿迁来矿工开始开采,并下掘了竖井——八号峒。此地因此得 名“金厂八号峒”。
    八号峒竖井布置在两组裂隙交叉的主矿体上,下掘深度约35米,其断面形状为圆形,直 径约2.5米。井下共布置了两个中段,中段高度约25米。每个中段的石门呈放射状布置。第 一中段掘进了7条石门,第二中段掘进了4条石门,最长的石门为60米,其余为20米左右不等 。掘进采矿用凿岩机打眼,爆破落矿,井下用双轮胶轮车运输,卷扬机箕斗提升,然后用人 力推车运到距坑口0.5公里处的选厂;破碎采用立式锤击机,选矿工艺采用重选——混汞联 合工艺。1941年,该矿产金888两,1942年产金358两,1943年因太平洋战事吃紧而停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宁县医药系统两次开采该矿的硫铁矿,一些农民也在此采过 金。1978年,东宁县金厂公社自筹资金5万元,建了一座小型选厂,用来处理东北沦陷时期日 本人废弃的矿石。处理方法是先用人工将矿石粗碎,再用0.9×0.9米的小型球磨机细磨, 然后用在山东招远学来的拉溜重选法选矿。选矿工艺是用木溜槽粗选,尾砂用拉溜板扫选( 拉溜板为一扇形带有木刺的木板,固定在水泥基座上,倾角为12°—15°),再经混汞处理 得到成品金。1978——1979年两年生产黄金12两,入不敷出,无法维持开支,于1979年末停 产。
    四、罕达气含金石英脉矿开采
    1956年初,罕达气金矿在开采泥鳅河中上游阶地砂金矿时,发现基岩石英
    脉含金,李巨荣金班组织18名工人继续往下部开采。工人用锤子、钎子、尖镐采掘矿石 ,后用爆破法开采,采出矿石后在原地先用锤子砸碎,再用药碾子细磨,手摇簸子选矿。每 日处理矿石约100多公斤,最高日产达160克,平均每天40克左右。共挖掘了长40米,深20米 ,宽10米采坑。后因品位下降出现亏损,于1956年末停产,共生产黄金322两。
    五、东宁县老黑山金矿开采
    东宁县老黑山金矿始建于1977年,1978年6月建成投产,隶属东宁县管理。建矿地质依据 为黑龙江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702地质队编写的《1956—1960年九佛沟火山热液型岩金评价报 告》(没有正式提交)。总投资29.5万元,选厂处理能力为25吨/日,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采用凿岩机打眼爆破落矿,采场内运输是用人抬或手推车把矿石运到集矿平台,再用汽车 运到选厂。粗碎采用250×400毫米破碎机,细磨采用1×1米的球磨机闭路磨矿。选矿工艺为 全级浮选,精金矿送往沈阳冶炼厂冶炼。到1978年末,共产黄金149.2两,严重亏损,工人 工资无法支付,于1979年闭矿。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品位变化大,原评价报告的品 位为7克/吨,实际开采品位为近地表处为3—5克/吨(局部30克/吨以上),采深至10米后 品位降到3克/吨,采深至20米时品位下降到1克/吨。二是矿体规模形状变化大,近地表处 宽度为0.5—1.5米,采深至15米以下宽度急剧变化到0.15米,矿体逐渐尖灭。
    六、宽河金矿开采
    1966年,黑龙江省地质局综合研究队首先提交了《宽河地区山金矿普查报告》。1970年 黑龙江省地质四队提交《宽河地区山金矿普查报告》,矿床成因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圈出 矿体共8条,矿石总储量为41万吨,金品位为11.17—42.55克/吨,金属量859公斤,属小 而富的金矿。
    1970年黑河金矿局开始筹建宽河金矿。选厂设计能力为25吨/日,开采方式为标高274米 水平以上采用露天开采,262米以下采用地下开采,选矿工艺为外混汞主选、渗滤氰化扫选。
    1971年8月1日,宽河金矿露天采场开拓工程完成并开始出矿,25吨/日选厂投入生产。 至12月31日共采出矿石24123吨,生产黄金2790两(处理矿石品位为40.38克/吨),创出了 黑龙江省岩金矿有史以来的最高年产量,为黑河金矿黄金生产第一次扭亏增盈起了决定性作 用。1971年10月23日,黑龙江省冶金工业厅在宽河金矿召开全省冶金工业企业生产座谈会, 对宽河金矿进行了表彰。1972年,宽河金矿黄金年产量达到最高点,产金3590两,各项技术 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水平。从1973年开始,随着矿石品位的下降,产量逐年降低。1975年 转入地下开采,当年生产黄金1772两,到1976年主矿体基本采完。同年9月,黑龙江省黄金公 司批准闭矿。宽河金矿生产历时6年,共采出黄金14986两。
    (一)采矿
    1971——1974年,从地表露头采至274米水平为露天开采,采用中央双壁露堑开拓,凿岩 机打眼,2(#)岩石炸药浅眼爆破,阶段高度为8米,坡面角为75°。矿石与废石运输均采 用U型轻轨矿车,人工推运至集矿槽和排土场,再由汽车运输至选厂。
    1975——1976年,宽河金矿从274米水平以下转入地下开采,为节省投资,工程技术人员 利用地质部门在矿体上盘掘进的探矿斜井和平巷,设计采用了上盘斜井开拓方法。斜井延深 至标高250米水平时,根据矿体倾角大、上下盘围岩稳固等特点,采用了无底柱浅眼留矿法。
    采准工作从250米水平向262米水平掘凿了断面为1.5×2.5米和1.5×1.8米的天井各 1个,前者用于人员出入兼提升支护材料,后者主要用于溜矿。采矿从262米水平掘凿阶段平 巷,用上向式凿岩机打眼爆破打底。矿房回采的分层高度为1.5米,矿房内崩落的矿石,经 漏斗溜入矿车。井下运输采用人力推车将矿石翻卸至溜矿井,再由溜矿井给入250米水平的矿 车中,采用人力推矿车运至井下车坊,由卷扬机将矿车从斜井轨道提升到井口贮矿槽,地表 运输采用4吨解放自卸翻斗车运到选厂。
    (二)选矿
    宽河金矿25吨/日选厂选矿工艺一直采用外混汞与渗滤氰化联合选矿流程。
    碎矿采用两段颚式破碎机开路碎矿,第二段碎矿排矿粒度为20毫米,磨矿由Φ1200×12 00毫米格子球磨机与Φ750×5355毫米单螺旋分级机形成闭路,磨砂细度为200目(占60%)。
    混汞作业分为两段,第一段混汞板设在球磨机排矿口前,根据品位高低每班补汞和刮取 汞膏多次;第二段混汞板设在分级机溢流的下方(并列配置两槽),每班刮取汞膏1—2次。 汞膏用丝扛挤汞器压滤后送冶炼室蒸汞冶炼。
    渗滤氰化装置为4个装有滤底的水泥槽(滤底为木方格板上铺麻袋构成,距池底150毫米 )。混汞尾矿经脱泥脱水后用人工装人浸出槽,加入氰化钠溶液浸出。贵液透出滤底流入锌 丝置换柜置换,置换出的金泥再经酸洗处理,送冶炼室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