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大型岩金矿开采

  黑龙江省大型岩金矿只有一个——乌拉嘎金矿局团结沟矿。团结沟矿从小型手工业开采 开始,历经18年,逐步发展为我国第一座大型机械化露天开采的岩金矿山。
    一、手工开采
    1967年6月,乌拉嘎金矿局老工人佟金发在团结沟东山坡上按碃开采砂金。当挖到青片岩 与花岗斑岩接触带的风化层时,发现风化碎屑物里含金量特高,于是由孙国志带班用锹、镐 挖掘,人工锤击破碎,木溜槽选矿的手工开采方法开始生产。当年生产56天,共采出黄金11 20两,平均每天产金20两,最高日产量达到34两,每人平均日产2两。
    1967年8月,继孙国志金班之后,乌拉嘎金矿局把团结沟、南沟、北沟等各金班的工人组 建成一个由365人组成的立新大队,采取自负盈亏的管理方式,开采团结沟山北坡风化青片岩 露头。由于缺乏岩金生产经验,仍采用手工业开采砂金的小型露天开采方法,破碎仍采用人 工锤砸,选矿也用小型木溜槽泼水上溜。
    通过生产实践,乌拉嘎金矿局认识到,用手工开采砂矿方法开采岩金矿已不能适应生产 需要。1968年,乌拉嘎金矿局和立新大队共同选派了3名工人,赴山东招远县学习岩金矿生产 技术,同时在山东请来两名氰化师傅和两名石匠来团结沟作技术指导。当时,乌拉嘎金矿局 资金较少,交通不便,地质报告没有正式提交,尚不能建大型采选厂。为加速黄金生产,乌 拉嘎金矿局与立新大队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制定了一个“石磨生产方案”,即平峒开拓采矿 ,人工打眼爆破落矿,人推轨道矿车出矿,小型发电机组发电,带动小型对滚粗碎和电动石 磨细磨,溜槽加混汞选矿的半机械化生产方式。
    1968年夏,立新大队“石磨生产”正式投产。当年开始采用10盘石磨同时磨矿,两班作 业,到后来发展到33盘。至1971年3年间,每班平均产金10两左右。1972年以后产量逐年下降 ,断续生产到1973年末停产。
    二、25吨/日采选厂开采
    团结沟25吨/日采选厂于1967年11月10日由中国黄金矿产公司批准建设,所需设备均由 中国黄金矿产公司调拨,建设资金由黑龙江黄金公司投资开采方式由中国黄金矿产公司确定 为“露天手工开采、人力搬运矿石,机械破碎”。选矿工艺流程为重选加内混汞联合流程。
    1967年12月,乌拉嘎金矿局组织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进行设计和筹备建设。为了使探 矿和采矿结合,设计采用了平峒开拓、分层崩落采矿方法,凿岩机打眼、2号岩石炸药爆破落 矿的开采方式。矿石的坑内运输采用人推独轮车运输到坑口,再由电动箕斗提升到地表集矿 场堆积,然后利用人工装上汽车运输到选厂。破碎采用250×400毫米的颚式破碎机粗碎,Φ 1200×1200毫米格子型球磨机细磨,选矿工艺采用溜槽重选加混汞筒内混汞联合回收工艺。
    1970年8月,乌拉嘎金矿局第一个半机械化25吨/日选厂建成投产。当年共产黄金743两 ,单位生产成本达295.03元/两,亏损40887元。1970年末,因设计的内混汞工艺操作不科 学,引起多人轻度汞中毒,将原流程改为单一混汞回收,1971——1972年,出现了产量连续 下降,成本逐年增加的状况。
    1973年,乌拉嘎金矿局发现了小而富的平顶山石英脉金矿,品位高达375克/吨。同年, 组织工人进行开采,开采方式采用竖井开拓,人工手摇缆笼提升,手工打眼分层崩落采矿。 矿石用汽车运到团结沟25吨/日选厂处理,使该选厂的产量有了较大提高。1973年,黄金产 量由1972年的686两,提高到1583两。至1975年,平顶山竖井共采深16米,沿脉掘进一条90米 长的平巷。后由于矿脉突然尖灭,品位下降,闭坑停产。
    1976年以后,25吨/日选厂主要处理团结沟平峒的矿石,也处理部分地质勘探(巷探) 采出的矿石。1977年,因设备磨损严重,选矿回收率由原来的70%下降到44%,黄金产量也由 1976年的2670两下降到723两。此后产量逐年下降,连年严重亏损,到1980年,产量下降到2 48两。同时,因选厂距团结沟南山住宅区较近,尾矿中的汞对居民生活有害,该选厂于1980 年末停产,相应的采场也停产。
    1970——1980年,25吨/日选厂共生产11年,生产黄金15776两。
    
    三、200吨/日选厂开采
    1973年,团结沟砂金矿详细勘探接近尾声,查明团结沟为一特大斑岩型岩金矿。在地质 队尚未正式提交勘探报告的情况下,乌拉嘎金矿局为尽快扭转25吨/日小选厂产量低,生产 亏损的被动局面,从1973年下半年开始,筹建200吨/日选厂及采场。同年,黑龙江省冶金局 批准了乌拉嘎金矿局团结沟200吨/日采选厂建设计划任务书。
    1974年,团结沟矿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先开采团结沟东部露头富矿区。乌拉嘎金矿局党 委发出“依靠群众建选厂,开展群众大会战”的号召,组织全局职工和部分家属冬季上山打 柈子,为建选厂烧砖准备燃料;夏季修路、架桥、烧砖,建选厂。为早日建成这个选厂大多 数职工和家属星期天和节假日都不休息,不要工资,主动加班作业。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建起 了200吨/日选厂厂房及乌拉嘎河桥,修通矿区运输公路。
    1975年4月,在剥离设备没到货的情况下,为使选厂早日投产,乌拉嘎金矿局组织职工、 家属,开展了机械穿孔爆破、人工装岩、人力运输土法剥离大会战。同时,在原设计的基础 上采用先期平峒开拓地下开采的应急措施,开掘了东部平峒。
    1975年6月,东部平峒开始出矿,200吨/日选厂正式投产。当年采选矿石13665吨,产金 700两,完成剥离量62000立方米。8月,王震副总理来黑龙江省视察黄金生产,听取汇报后, 立即派中国人民解放军89313铁道兵部队,支援团结沟露天采场剥离,对采场早日出矿起了重要 作用。1976年,东部露天采场和东部平峒同时出矿(以平峒出矿为主),年出矿量达到3786 8吨,产金3109两,200吨/日采选厂初步进入正常生产。
    1977年,针对东部平峒出矿效率低、支护费用高等问题,乌拉嘎金矿局决定停止平峒生 产,转入露天开采。同年东部露天采场正式投产,该采场完全采用机械化作业,矿石用自卸 翻斗汽车直接运到选厂集矿仓,装岩设备采用0.65立方米柴油挖掘机(苏式)和国产1立方 米柴油挖掘机,穿孔设备采用YQ150潜孔凿岩机,爆破采用中深孔爆破与峒室爆破相结合的方 式。1977年,由于剥离一直没能跟上(剥离工作已开始为500吨/日采场准备),影响正常采 矿,当年出矿量仅3.9万吨,仅完成设计出矿量的二分之一强,产量比1976年略有下降,完 成2991两。
    1978——1981年,200吨/日采场由于受500吨/日采场建设的影响,供矿品位下降。同 时还由于单一的混汞工艺流程回收率低(仅达40一60%),导致产量低,生产成本高,处于连 年亏损状态。为了保证500吨/日采选厂建设,经黑龙江省黄金公司批准,200吨/日选厂于 1981年5月停产。这个采选厂生产了近7年,共产黄金19034两。
    
    四、500吨/日采选厂开采
    (一)进程
    团结沟金矿500吨/日采选厂于1972年1月由国家计委批准建设。同年由长春黄金设计院 、黑龙江省黄金公司和乌拉嘎金矿局组成“三结合”设计班子开始进行设计。设计工程总规 模为采矿1200吨/日,选矿1000吨/日,分两期建设。第一期为采矿工程700吨/日,选矿5 00吨/日。本着边设计边施工的原则,1975年,团结沟700吨/日露天采场的基本建设剥离工 程也同时进行。根据乌拉嘎金矿暂无大型剥离设备的情况,保证500吨/日选厂早日投产,中 国人民解放军89313铁道兵部队承担前期基本建设剥离工程。该部队于1975年8月进驻团结沟 矿区,到1978年3月奉令撤出,共完成剥离量89.3万立方米,为700吨/日采场的早日出矿作 出了贡献。
    1979年5月,团结沟700吨/日露天采场和500吨/日选厂及辅助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到1 982年8月全部竣工,9月份进入调试阶段。
    1983年7月,500吨/日采选厂投入试生产,当年生产黄金4839两。在试生产过程中暴露 出两个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剥离欠帐,截止1983年末,剥离欠帐达50万吨。二是选矿问题, 由于矿石含泥多,碎矿机、漏斗及矿仓常常发生堵塞现象,导致流程不畅通,影响选矿厂正 常生产。针对以上问题,中国黄金总公司和黑龙江黄金公司多次派工作组到现场解决问题。 同时,由长春黄金设计院对选矿流程进行改造设计,为确保完成国家产量计划,还采取500吨 /日选厂处理以前25吨/日选厂部分尾矿的措施。
    1984年,团结沟700吨/日采场和500吨/日选厂同时进行调整和改造,增加了4辆12吨翻 斗车和D85—A型推土机1台,用于加强采场剥离。500吨/日选厂由长春黄金设计院进一步完 善了设计。乌拉嘎金矿局调整了采剥方式,将纵向采剥工艺改为纵向剥离、横向采矿工艺, 缓解了剥离欠帐矛盾。同年团结沟采选场(厂)在调整改造的过程中,生产黄金9964两。
    1985年2月,团结沟700吨/日采场和500吨/日选厂经过1984年1月的调整改造,达到投 产水平,经国家验收正式投产。当年生产313天,完成采剥总量100.08万吨(其中完成剥离 量86.35万吨,采矿量13.73万吨),选厂处理矿石达到13.64万吨,平均日处理量达到43 5.8吨,基本达到了设计能力。当年生产黄金12590两,占全省黄金产量的10%。团结沟500吨 /日选厂从1983年试生产到1985年投产历经3年时间,生产黄金27393两,形成年采剥总量10 0万吨,生产黄金12590两的能力。
    
    
    (二)生产工艺
    开拓团结沟700吨/日采场,采用汽车公路运输开拓方式,运输设备全部是苏联进口的1 2吨克拉斯自卸汽车,剥离和采矿运输共配备汽车20辆,形成年运输200万吨的能力。
    穿孔爆破 穿孔设备有国产YQ—150A型潜孔钻机3台,7655凿岩机12台,形成年穿孔能力 81000米。爆破方法均采用中深孔柱状装药导爆管起爆爆破法。
    采装 采装设备有W1002型电铲4台,W1001型柴油铲1台,形成年装岩能力70万吨。
    工作面参数 台阶高10米,最小工作面平台宽40米,工作阶段坡面角70°,终了阶段坡 面角65°,最终坡面角上盘50°,下盘30——50°。
    排土 排土工艺为汽车运输——推土机排土,排土设备配有国产D85A推土机1台,红旗1 20推土机2台。
    选矿 500吨/日选厂的选矿工艺流程由碎矿、磨矿、氰化3段组成。碎矿是先经过600× 900毫米颚式破碎机粗碎开路进入Φ1750毫米圆锥破碎机细碎,细碎的物料经贯性振动筛筛分 ,筛上物料再经Φ1200毫米圆锥破碎再次细碎,细碎物料闭路返回贯性筛筛分。振动筛下物 料给人2700×2100毫米球磨机进行第一段磨矿,使200目达到55%。再经螺旋分级机分级,粗 粒级返回2700×2100毫米球磨机再次粗磨,使200目粒级达到90%。粗物料再经水力旋流器2次 分级,大于0.074毫米的物料给人2700×3600毫米球磨机再次细磨,然后闭路返回水力旋流 器。经水力旋流器分级,小于0.074毫米的物料进入氰化浸出槽中,经空气搅拌进行氰化浸 出。浸出液经过第一段洗涤,底流再经第二段闭路洗涤,第二段底流再进入第三段闭路洗涤 ,第三段底流经过滤污水处理后排弃。第二段、第三段洗涤的贵液均返回上一段洗涤形成闭 路。第一段洗涤的贵液,则进入锌粉置换槽进行置换,置换得到的金泥运往矿内冶炼厂冶炼 得到成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