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纯碱
纯碱,学名碳酸钠,化学式Na2CO3,也称苏打或碱灰,为白色粉末,比重2.533,易溶
于水并能与水生成几种水合物。工业品纯度在99%左右。广泛用于化工、建材、轻工、纺织、
食品等工业和人民日常生活之中。
中国是世界上纯碱生产大国,1984年的产量达179万吨,居世界第四位。
黑龙江省纯碱工业在历史上曾有过利用天然碱加工的小厂,后因原料紧张和经济亏损等
原因没有继续生产。真正工业化生产过纯碱的企业只有牡丹江化工七厂1户。该厂原是牡丹
江化工三厂的一个生产车间,以生产小苏打、面碱、轻体钙产品为主的化工企业。由于当时
纯碱紧张,省内也急需填补这一空白,1972年经省同意在该厂建设纯碱车间。国家投资502
万元,购买了天津碱厂的旧设备,利用部分原有厂房和新建2 000m2的楼房。经过2年建设
,于1974年8月试车投产。设计规模为氨碱法纯碱5 000吨/年。由于设备不配套、水电气不
平衡以及建设安装质量等问题,不能正常生产。1978年,经过改造达到设计能力。同年8月
牡丹江市经委决定,将此车间与化工三厂分开,成立牡丹江化工七厂。1978年,生产纯碱
5200多吨。由于规模太小,经济效益差,同时污染环境,于1980年3月停产。据统计投产以
来共生产纯碱8 100吨,累计亏损284万元,因污染环境赔偿农民损失即达11万元。
此后,省政府与省石化厅多次研究纯碱生产,但由于国家在原料产地建设了一批大型纯
碱生产项目,黑龙江省因远离原盐产区、投资过大等原因不宜再生产,因此省内纯碱生产成
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