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是将人工合成具有适宜分子量并具可溶性的线型聚合物,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
而制得的化学纤维。不同的品种还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如聚酰胺纤维的耐磨性,聚酯纤维的
挺括耐折性,聚丙烯纤维的保暖性和良好的手感。合成纤维不仅可以用于纺织做民用,而且
由于其耐摩擦、高模量、低吸水、耐酸碱、电绝缘等特性,还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制造轮
胎的帘子线以及绳索、渔网具、运输带、传送带、潜水服、工作服、涂层织物等。
合成纤维品种繁多,一般分成碳链合成纤维和杂链合成纤维。前者主要产品有丙纶、腈
纶、腈氰纶、维纶、维氯纶、氯纶等;后者主要产品有涤纶、锦纶6、锦纶66等。生产合成纤
维主要工业过程包括合成纤维聚合物制备,纺丝成形和后处理三大工序。
黑龙江省合成纤维生产企业是大庆石油化工总厂。主要产品是丙烯腈(单体)、腈纶。为
综合利用石油资源,1965年3月石油部决定在大庆石化总厂先后建设并投产了中、大型化肥厂
和化纤厂,利用石油开采、炼制过程中产生的油田气、炼厂气为原料,生产化肥和化学纤维。
化纤厂生产系统主体工程有丙烯腈、腈纶抽丝等5套装置。丙烯腈装置1970年8月破土动工,
1971年8月31日试运行,9月5日生产出合格的丙烯腈产品。建设投资1 523万元,设计生产能
力5 000吨/年。腈纶抽丝装置1971年元旦兴建,1974年5月1日投产,建设投资935.1万元。原
设计年生产能力5 000吨,实际生产能力3 000吨。由于抽丝装置与丙烯腈装置的生产能力不配
套,1982年开始扩建,并新建毛条生产装置。扩建投资1 385万元,抽丝能力达5 000吨/年,
毛条装置生产能力达2 000吨/年。大庆乙烯工程一期工程1984年建成,1985年全面投产;二
期工程于1985年初开始,1987年底建成丙烯腈、腈纶抽丝等5套装置。
丙烯腈装置设计能力5万吨/年,采用美国索亥欧技术,用沸腾床催化氧化法,生产丙烯
腈单体。
腈纶装置设计能力5万吨/年,采用美国氰胺公司技术,以丙烯腈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为原料,用水相悬浮聚合工艺生产短纤维、长纤维和复合纤维等产品。到1985年底大庆石化
总厂生产丙烯腈11 460吨,腈纶丝26 949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