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涂料
涂料是应用于物体表面而形成坚韧保护膜的物料总称。根据成膜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油脂
涂料、酚醛树脂涂料、沥青涂料、醇酸树脂涂料、氨基树脂涂料、聚酯树脂涂料、环氧树脂
涂料、有机硅树脂涂料等。主要应用于保护和装饰金属制品、木材制品、皮革等,也可用作
绝缘材料和发光材料。涂料工业,也称油漆工业,是高分子化工的一个分支,属于精细化工
行业。
黑龙江省油漆涂料的生产,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发展较早。早在1929年哈尔滨就有俄
籍犹太人小手工作坊油漆生产,产品是清油(阿里夫油)。解放后,经收购、合营,生产规模
逐步扩大,1952年清漆产量161吨,产值89万元。1956年成立了公私合营哈尔滨油漆化工厂,
油漆、调合漆的产量、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油漆产品使用“斑马牌”注册商标出厂,油漆
中的特白厚漆有小批量出口苏联。1958年由公私合营企业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工厂改名为地
方国营哈尔滨油漆化工厂,油漆产量达1 829吨,比1952年增长11.4倍。三年自然灾害经济困
难时期,产量大幅下降,1962年产量仅为305吨,产值150万元。1964年迁厂后,随着国民经
济形势好转,原材料供应充足,油漆产量高达3 503吨。1966年是建厂以来油漆生产最高水平
的年份,产量为7 439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生产受到干扰,产量、产值增长缓慢。
1975年生产较好,油漆总产量完成10 490吨。1977年工厂分为哈尔滨油漆厂和哈尔滨颜料厂
两家,哈尔滨油漆厂当年油漆产量稍有下降,总产量为8 768吨。从1978年到1982年的5年中,
由于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了领导班子,加强了
企业管理,工厂产量逐年增加,产值大幅度提高,年年产量超万吨。5年油漆总产量75 771吨,
年均增长率为11.3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2.95%。
齐齐哈尔油漆制造业最早出现于1947年,最初是私人合股经营,产品主要有清油、熟桐
油、玻璃腻子等,总资本为18 706万元(东北流通券)。在1948年到1954年3月间,共有15个个
体油漆、涂料制造厂,主要产品是清漆、熟桐油及机器油等。1955年3月在合作化高潮中成立
了齐齐哈尔化学生产合作社,1957年产值达92.5万元,实现利润6.5万元,以生产油漆为主体
的油漆化工企业初具规模。1958年原化学生产合作社改名为齐齐哈尔油漆化工厂,产品又增
加了天然树脂漆、酚醛树脂漆等品种。1963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
引下,工厂的生产迈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产值、利润有较大幅度提高。进入70年代化工厂
生产规模得到扩大,1979年4月合并了其它厂,成立齐齐哈尔油漆总厂,先后试制并投产了醇
酸树脂、过氯乙烯漆等产品,其中过氯乙烯漆填补了黑龙江省油漆生产的空白。1980年9月该
厂被列为省、市扩权改革的试点单位,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又有新的进展,油漆产量4 270
吨,比1978年增长57.3%。实现利润240万元,比1979年增长39.8%。到1984年末,油漆产品共
9大类,37小类,177个花色品种。
除哈尔滨、齐齐哈尔有油漆生产外,省内牡丹江化工六厂、佳木斯油漆化工厂、桦川油
漆厂等也都有油漆生产。规模较大的是牡丹江化工六厂,该厂1979年开始生产,主要生产天
然树脂漆、酚醛树脂漆和醇酸树脂漆三大类产品。天然树脂漆产品主要是T03-1各色脂胶调合
漆;酚醛树脂漆类产品有F01-1酚醛清漆、F53-红丹酚醛防锈漆、F80-1酚醛地板漆;醇酸树
脂漆类产品有C01—1醇酸清漆、C04—2各色醇酸磁漆、C04—42各色磁漆、C53—1红丹醇酸防
锈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