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胶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生产状况
    胶鞋属于生活卫生用橡胶制品类。胶鞋生产是橡胶加工业中的重要行业之一。
    早在1935年牡丹江就有手工作坊制作朝鲜族全胶鞋,是黑龙江省生产最早的橡胶生活卫 生用品。1945年“8·15"日本投降后至1948年间黑龙江省橡胶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胶鞋生 产发展更快。为了支援解放战争,橡胶工业生产中胶鞋是大宗产品。1948年,哈尔滨有国光、 强华、惠利、建业、政新、精华、金祥、哈尔滨和民裕等9户公营橡胶厂生产胶鞋,合计生产 能力约120万双/年。同年牡丹江市人民政府鼓励集资办企业,为军需民用服务。当时有38个 股东,集资64 058元,建新民橡胶厂,生产棉胶鞋和水袜子,日产400双,年生产能力12万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胶鞋生产
    1956年公私合营期间,哈尔滨有7家小胶鞋厂组成哈尔滨橡胶厂。这些小胶鞋厂是:(1) 大华橡胶厂,1946年5月由小业主集资1 200万元建立,年产大华牌胶鞋6万双。(2)运昌胶鞋 厂,1948年开业,股东28名,年产地球牌胶鞋9万双。(3)大北橡胶厂,1948年8月由资本家张 景川等7人集资2 000万元建立,生产棉胶鞋和五眼鞋, 最高年产12万双。(4)时光橡胶厂, 1948年由经理王学礼集资4 600万元建立,最高年产7.2万双。(5)建华橡胶厂,1948年8月开 业,由经理郝子宽集资2 000万元建立,年产建华牌胶鞋6万双。(6)裕华橡胶厂,1950年初由 弓志权集资5万元人民币兑下原再生胶厂建起来的,生产五眼鞋、半球鞋、水袜子和棉胶鞋, 最多年产6万双。(7)远生合布店,由迟兴新夫妻办厂,只有一台木制合布架子。1952年各厂 共生产460万双胶鞋。公私合营后,生产能力扩大,年产量500万双。
    齐齐哈尔建设橡胶厂1958年生产棉胶鞋,年生产能力750万双,列入国家计划。齐齐哈尔 橡胶厂1958年生产棉胶鞋,1962年生产能力600万双。调整时期确定为生产胶管,1967年胶鞋 设备给齐齐哈尔建设橡胶厂。
    佳木斯橡胶一厂前身是胜利橡胶制品厂,1961年试产棉胶鞋,1962年纳入国家计划,年 产13万双。
    1980年黑龙江省胶鞋生产点由12个调整为10个,实行以销定产,就近销售。1980年到1985 年间主要厂家增加了技术设备,更新了厂房。哈尔滨松江橡胶厂建设“出口楼”(出口胶鞋产 品用)8 000平方米,实行一条龙生产,并增加了设备。1979年哈尔滨橡胶厂生产工矿胶靴和 绝缘水靴,安装17×4m硫化罐2台、压延机2台。为了满足各成型车间对模压底、模压根的需 要,1982年专门成立了模压车间,安装了3 800×800压力机6台、炼胶机2台、压延机1台,使 全厂设备适应了新产品的需要。1984年“出口楼”厂房竣工,建成新的流水作业线。牡丹江 橡胶二厂(即新民橡胶厂)1971年研制成功水胶浆,结束全部用汽油做辅料生产胶鞋的历史。 1978年制造橡塑机并用于上大底新工艺,使产品质量又有提高。1985年7月引进意大利奥地吉 利142位双色注塑机1台,年生产50万双双色注塑鞋,属现代胶鞋产品。
    三、胶鞋品种
    胶鞋品种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建国前。1946年到1949年,胶鞋品种少,胶鞋结构简单,以能穿着干活为 主。胶牙子高,也能当水鞋用,颜色单一,黑色为多数;五眼少,三排6个;款式脸圆,男女 不分;号码以大号为主,且种类少,没有童胶鞋。
    第二个时期是建国初期。1950年到1957年,胶鞋品种有所增加,胶鞋结构仍旧简单,以 穿着适用为主。不讲求款式,胶牙子高而陡,颜色以黄色为多,五眼由三排增加到四排,号 码增加了中号。如解放胶鞋,人民鞋等。棉胶鞋变为劳保用鞋,但样式单一,即所谓“蛤蚂 头”。
    第三个时期是60年代中期。胶鞋品种有较明显的变化,讲究穿着舒适。胶鞋结构较复杂, 胶鞋由宽圆变为卵圆。用胶的颜色由过去单一的黑色,增加了白色,学生用的号码多起来。 另一个明显变化是有了胶面胶鞋,也就是防水鞋和水靴,如球鞋、白网鞋、劳动鞋、农林棉 胶鞋,全面胶鞋有中小号水鞋、中腰水靴等。
    第四个时期是70年代。胶鞋品种款式新颖,结构复杂,使用全国统一的鞋号。鞋型随脚 宽窄分“三型”和“四型”,使用胶的颜色增加了绿色。如高球鞋、网球鞋、出口鞋、运动 鞋、钉字鞋、三防(防臭、防潮、防水)鞋以及高腰水靴、出口水靴、水田鞋等。
    第五个时期是80年代。胶鞋款式变化特别明显,讲究美观、大方、轻便,高跟、坡跟、 半高跟多起来。老四样(解放、网球、劳动、农林棉)产量下降。颜色鲜艳,而且图案、花色 在一双鞋上同时出现。塑胶鞋、冷粘鞋等产量多起来。变化最大的是棉胶鞋,城市棉胶鞋代 替了“蛤蚂头”。
    哈尔滨龙江橡胶厂是生产胶鞋的老厂,50年代建厂初期,生产品种只有2个,规格号码只 有4个,而且都是低档胶鞋。60年代,生产品种12个,仍旧没有高档鞋。70年代有了研制开发 新产品的设计研究室和试验生产车间,研制56个新品种,投产22个。进入80年代,中高档胶 鞋品种多于老品种3倍。
    牡丹江橡胶二厂1963年平均每37.5天就试制出一种新胶鞋,主要有农田鞋、工矿鞋、解 放鞋、球鞋、坤鞋、童鞋、紧口鞋等,而且穿用达到317天,超280天国家标准37天。1979年 有2类7个品种布面胶鞋打入国际市场。1983年在总结老产品经验的基础上,先后研制和投产 了31个品种。生产过百余种胶鞋,保留生产和新开发的高中档胶鞋5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