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章 再生胶工业

  再生胶就是把硫化过的橡胶制品的边角废料和废旧橡胶制品,经过粉碎后,用化学、热 处理或物理方法加工处理,去掉硫化橡胶的弹性,恢复橡胶的塑性和粘性,使其重新获得与 生胶混合和硫化的能力,成为应用于橡胶工业的一种橡胶原料。
    再生胶生产是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工业生产活动。黑龙江省每年能收购和利用废旧胶 资源5 500到6 000吨,利用好是一笔物质财富。每年再生胶产量4 000吨以上,且再生胶具有 优质、廉价的特点,是生胶的代用品。橡胶制品使用再生胶,能起到节约生胶的作用,降低 成本(每吨再生胶价格只是生胶的1/4),已成为黑龙江省橡胶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
    再生胶制取技术关键在“脱硫”,即去掉硫化过的橡胶制品分子团中的硫。因此,再生 胶分子量比生胶分子量小得多。再生胶具有较高的耐老化性能,但弹性、扯断强度、撕裂强 度和耐磨性较生胶低。在使用中只能代替胶料中的一部分生胶,用来制造对橡胶物理性要求 不太高的橡胶制品。
    生产再生胶的最早厂家是1949年哈尔滨三家私营小厂,一个是协成橡胶厂,年产60吨, 有12″炼胶机1台,小立式锅炉1台,硫化罐1台,人数9人;再一个是建平橡胶厂,年产量600 吨,有12″炼胶机、小立式锅炉、小硫化罐各1台,人数6人;第三个是万里橡胶厂,年产60 吨,有9″炼胶机、小立式锅炉、小硫化罐各1台,人数12人。这三个厂在1957年加入北新工 业橡胶厂,再生胶生产停产。
    1961年到1966年间,省内没有厂家生产。1967年齐齐哈尔橡胶厂再生胶投产。70年代末 和80年代初,省内有7家生产,即牡丹江橡胶二厂、佳木斯橡胶二厂、牡丹江橡胶六厂、阿城 再生胶厂、太平橡胶厂、哈青再生胶厂、牡丹江再生胶厂。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齐齐哈尔橡胶 二厂。
    齐齐哈尔橡胶二厂原是齐齐哈尔橡胶厂的一个车间。1966年橡胶工业急需再生胶,化工 部投资20万元,省、市投资23万元,建成再生胶车间。1967年投产,当年产量445吨,年生产 能力1 000吨。1974年5月,再生胶车间划出成立齐齐哈尔橡胶二厂,以生产再生胶为主,其 它生产橡胶杂件。1976年油法再生胶生产线进行更新改造,设备进行了添平补齐,粉碎机改 为3台粗细均匀、能同时进行的沟光辊粉碎机,新增2台脱硫罐,脱硫改手工搬运为机械吊运, 增加1台22″精炼机,使生产能力增加到2 500吨/年。1977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年产3 000 吨水油法再生胶项目。1980年底土建竣工,1982年投产,再生胶总生产能力为5 500吨/年。
    1970年牡丹江橡胶六厂简易上马再生胶,产量只有5吨,生产能力100吨/年。一直到1978 年每年产量只有几十吨,1979年进行初级改造,厂房由500平方米扩大到750平方米,增加2台 破碎机、2台硫化罐、1台18″炼胶机、1台精炼机,初步形成了半机械化生产线,年产量245 吨。1984年自筹资金115万元,对再生胶生产工艺设备再次改造,并进行横向合作,采用高温 远红外线连质脱硫工艺,有关科研单位对此工艺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因电加温不稳定而停产。 改用油法再生胶,年生产能力2 000吨。
    哈青再生胶厂1972年投产,共有精炼机2台、硫化罐2个、18″炼胶机1台。年生产能力500 吨,每年产量200多吨。
    1980年进行再生胶生产厂家调整时,保留齐齐哈尔橡胶二厂,牡丹江橡胶六厂和哈青再 生胶厂,列入生产计划,其他厂家为计划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