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成氨
合成氨分子式为NH3。产品为液氨,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氨在标准状态下是无色气体,
比空气轻,易溶于水和一些有机溶液,呈弱碱性。氨的制作方法是以空气、水、煤(石油、天
然气)为原料,制取氨氢气1∶3的混合原料气,经过一定温度,一定压力,并且通过装有触媒
(催化剂)的合成塔,使一部分氮和氢气合成为氨。经过冷却分离即得到合成氨。生产合成氨
的方法,从原料路线分:大庆卧里屯化肥厂和龙凤化肥厂是以油田伴生气为原料,浩良河化
肥厂以重油为原料,黑龙江化工厂是以炼焦炼炉气为原料,各小氮肥厂是以无烟煤或焦炭为
原料来生产合成氨。工艺流程:卧里屯化肥厂为油田气经二段炉转化,中温低温变换,甲烷
化制精炼气,制成合成氨。龙凤化肥厂为油田气氧化锌脱硫,蒸汽转化,中低温变换,甲烷
化精炼气制成合成氨。浩良河化肥厂为重油部分氧化获得高温裂解气,经中温变换,ADA脱硫,
胺基乙酸催化脱碳,低温变换,甲烷化精炼气制成合成氨。小氮肥厂为用无烟煤或焦炭入造
气炉制原料气,经脱硫压缩、铜洗、合成而得。各企业生产的合成氨主要用作深加工各种氮
肥。
二、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分子式为NH4HCO3,含氮量为17.5%,是略带氨味的白色结晶体,易溶解于水,
在空气中易分解。它是小氮肥厂的主要产品,是黑龙江省最早的氮肥品种。开始一般直接在
农田施用,后期主要用作生产氮肥和复混肥料的原料。它的优点是适用各种土壤,长期施用
土壤不板结,作物可以同时吸收碳粉中的铵态氮和二氧化碳,而且没有有害物残留在土壤中。
它的缺点是含氮量低,贮存不当,易引起分解损失。
碳酸氢铵的生产方法是以合成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用水吸收氨生成氨水(浓度20%),用
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铵,再进一步吸收二氧化碳,制得碳酸氢铵,经过离心过滤即
得到白色结晶的成品。碳铵小氮肥的发展几经兴衰,从布点建设的28个厂调整到4个厂,保有
生产能力24万吨。自1965年开始生产到1975年,产品全部由省内使用。1976年大庆卧里屯化
肥厂投入生产后,大中型厂高含氮量的氮肥产量大大增加,碳铵品种不受欢迎,在省内开始
滞销,后来70%产品被迫销往省外。80年代中后期,由于组织生产复混肥料,碳酸氢铵大量外
销状况才得到扭转。但由于规模和品种所限,国内小氮肥出现向多种经营和扩大规模、更换
品种方面发展。双城化肥厂办起了草酸车间,五常化肥厂办起复合肥车间,宁安、勃利两个
化肥厂筹划改造尿素。
三、硝酸铵
硝酸铵分子式为NH4NO3,硝酸铵简称硝铵,含氮量为35%,为白色结晶物质,易溶于水,
有较强的吸水性,易燃、易爆,可做化肥和炸药。作为化肥,是含氮量较高的品种,比碳铵
高出1倍,适用于各种土壤,肥效长,增产效果好,对农作物没有副作用,对大田作物一般可
增产20%,斤肥增粮5~6斤,用作水、旱田追肥效果最佳。省内生产硝铵的企业有大庆龙凤化
肥厂和黑龙江化工厂两家,其生产能力都为实物量11万吨/年,两厂合计22万吨/年。生产方
法是将合成氨车间生产的气氨经管线送到硝铵车间,经分离预热后进入中和反应器同硝酸发
生中和反应,制备硝铵溶液,在真空条件下采用中压蒸汽加热,将溶液蒸发浓缩后进行喷洒
造粒制得硝铵产品。
龙凤和黑化两厂的硝铵装置,分别在1970年和1983年建成投产,到1985年共生产硝铵159 696
万吨。龙凤化肥厂投产后于1974年达到设计能力,其产品除硝铵外,还副产一部分氨水。硝
铵质量超过部颁标准,在全国同行业评比中名列前茅,1980年分别被化工部和省评为优质产
品。以前合成氨装置采用环丁矾-乙醇胺法脱碳,设备腐蚀严重,对生产和环境都造成很大影
响。该厂投产以来,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取得显著效果,合成氨脱碳系统采用五
氧化二钒作缓蚀剂,使缓蚀率达到97~99%,大大减轻了设备腐蚀。此成果于1982年9月27日
通过石油部、化工部联合组织的技术签定,1982年底又获石油部优秀成果奖。
四、尿 素
黑龙江省尿素生产企业有大庆卧里屯化肥厂和浩良河化肥厂两家,总生产能力实物量为
56万吨,其中卧里屯化肥厂48万吨,浩良河化肥厂8万吨。生产采用全循环法,即以合成氨系
统供给的二氧化碳和液氨为原料,经过压缩、尿素合成、循环回收、蒸发造粒,制得成品。
卧里屯和浩良河化肥厂的尿素装置,分别在1974年和1976年建成投产,到1985年共生产
尿素699.2万吨。
卧里屯化肥厂投产后,经试生产正式考核,1977年6月进入稳产阶段,1978年合成氨和尿
素产量分别超过设计能力4 799吨和2 418吨。到1980年累计实现利税2.44亿元,收回建厂投
资的94.2%。1980年以来,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消耗不断降低,尿素连续5年获化工部优质产
品称号,并于1985年获得国家银牌。1983年9月经中国石化总公司验收后,1984年就在稳定生
产的基础上认真开展了节能挖潜和技术改造,几年来共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造37项,年增效
益在10万元以上的就有8项。
浩良河化肥厂投产后,由于设备问题不能正常生产,1979年又因知青职工返城停产22个
月。后经过企业整顿和设备改造,到1980年10月再次投产,才走上正常轨道。1981年开始盈
利,1984年合成氨、尿素产量分别超过设计能力2 772吨和3 147吨,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企业利润由1981年的402万元增长到650万元。几年来节能降耗效果显著,技术改造成绩突出,
1982、1983、1984年连续获得省和农牧渔业部、国家经委和物资局授予的节能先进单位、燃
料管理节约竞赛先进单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