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性质及生产方法
粒状过磷酸钙是一种颗粒状的磷肥,它由过磷酸钙加工而成,粒径一般为1~6毫米,含
有效磷(以五氧化二磷计)12~20%。粒状过磷酸钙便于运输、保管和使用,尤其适合于机械化
施肥。还可以减少过磷酸钙中的磷在土壤中流失和被铁、铝离子固定(转变为不溶的无效磷)。
它可以直接用作基肥,也可以当作生产复混肥料(含农作物专用肥料)的原料。
复混肥料是一种能同时提供植物所必须的氮、磷、钾3种养份中的2种或3种养份的肥料总
称,通常为粒状。如果这种肥料的每一个颗粒中都含有固定的化学成份,则称为复合肥料(如
磷酸铵、硝酸磷肥等);如果它是由几种粉状化肥混合后(通常造成颗粒)制成的,则称为混合
肥料;如果它是由几种不同肥料等径颗粒掺混制成的,则称为包裹肥料,包裹肥料中如含有氮、
磷、钾元素中的两种或3种养份也属复混肥料。如果复混肥料中的比例是专为某种农作物的需
要配制的(通常加有这种农作物的所需的某些微量元素),则称为这种农作物的专用肥料。复
混肥料(含农作物的专用肥料)能均衡地提供植物所需要的各种养份,是一种增产效果极好的
化学肥料,常用作基肥。
粒状过磷酸钙的生产方法是将过磷酸钙粉碎筛分后,取其粒径小于3毫米的粒状物连续加
入造粒机(通常为圆盘式造粒机)内,同时向造粒机内的物粒上喷水或通入水蒸气,使造成湿
颗粒,用烘干装置(通常用滚筒式干燥机)烘干,经冷却、筛分后,取其粒径在1~6毫米的作
为成品。成品通常分为粗(粒径4~6毫米)、中(粒径2~6毫米)、细(粒径1~2毫米)3种规格,
分别包装。
复混肥料的生产方法很多,本省使用的生产方法如下:混合颗粒肥料是将粉碎后筛出的
粉状过磷酸钙或粉状碳铵化普钙和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氮肥(尿素或硝酸铵)、复合肥(如
磷酸铵)、其它磷肥(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粉状物(必要时可粉碎)均匀混合
后,按上述粒状过磷酸钙的加工方法,加工成粒径1~4毫米的颗粒制得;掺合肥料的生产方
法是将粒状过磷酸钙或混合肥料中的粒径1~4毫米的颗粒相互混合或使它们与其它颗粒肥料
(尿素、硝酸铵、重过磷酸钙等)均匀混合制得。农作物专用肥料的生产方法与上述混合肥料
或掺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基本相同,只不过其中所含的氮、磷、钾养份的量及比例是按某种农
作物需要配制的,同时在生产粒状过磷酸钙或生产混合颗粒肥料时按这种作物的需要加入了
一些微量元素。
二、粒状过磷酸钙及复混肥料的生产
1980年4月,肇东县磷肥厂通过到辽宁省叶柏寿磷肥厂学习,建成1套年产1万吨粒状过磷
酸钙的生产装置。生产过程是用锤式粉碎机粉碎过磷酸钙,用人工对粉碎后的过磷酸钙进行
筛分,粒径小于3毫米的物料用皮带机连续送入圆盘式造粒机,喷水对其造粒。造成的湿颗粒
直接进入滚筒式干燥机进行烘干,干燥后的物料用滚筒筛进行筛分和分级,制成粗(粒径4~6
毫米)、中(粒径2~4毫米)、细(粒径1~2毫米)3种规格的产品。肇东县磷肥厂粒状过磷酸钙
装置投产后,由省化肥工业公司组织省内各磷肥厂的有关技术人员对其生产工艺、设备及产
品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考核,结果认为该生产装置工艺简单、设备紧凑、投资少、能耗低、产
品质量稳定。经多次化验证明,在粒状过磷酸钙的生产过程中有效磷的退化率较低(约5%),
产品中的有效磷含量高于所用原料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含量(由于水分减少之故)。经黑龙江
省化工机械厂试验室检测证明,产品的机械强度可以保证在运输保管、使用过程中颗粒无明
显破损,能满足机械化施肥的需要。1980年5月,省化工局在肇东县磷肥厂召开了黑龙江省磷
肥行业推广粒状过磷酸钙的现场会。会后各磷肥厂都建造了粒状过磷酸钙生产装置。到1981
年底,全省形成了年产23万吨粒状过磷酸钙的生产能力。为了管理好粒状过磷酸钙的生产,
省化肥工业公司于1980年制订并下发黑龙江省化肥工业公司暂行标准《粒状过磷酸钙》LHF—01—80
及《粒状过磷酸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暂行计算方法》。《粒状过磷酸钙》暂行标准1982年被
黑龙江省标准计量管理局批准为黑龙江省企业标准,其标准号为黑Q/HG138—82。
1954年,哈尔滨化工总厂的前身原松江化学厂为了提高肥效并满足国营农场机械化施肥
的需要,曾生产过以过磷酸钙、草炭、硫酸铵为主要原料的颗粒状复合肥料,施用这种复合
肥料比施用单质肥料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1956年该产品因工厂厂址迁移而停产。在此后的
20多年时间里,各国营农场为满足作物对各种养份的需求,适应机械化施肥,自行用土法生
产单质颗粒肥料或粒状混合颗粒肥料。
1981年以后,各磷肥厂又重新开始了二元(含氮、磷)和三元(含氮、磷、钾)混合颗粒肥
料的研制工作。1982年,富裕县磷肥厂通过学习河北省新城县磷肥厂的经验,完成了粒状碳
铵化普钙的工业试验,解决了用湿法生产过磷酸钙因原料水份过高难以造粒的问题。1982年
末,黑龙江省化肥工业公司和省甜菜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共同研究了本省甜菜的科学施肥问题,
并根据国外的资料及肥料样品,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省甜菜专用肥的基本配方和生
产方法。1983年初,省化肥工业公司安排林甸县磷肥厂、富裕县磷肥厂、安达磷肥厂等6户企
业进行生产甜菜专用肥的肥效试验,各厂也和所在市、县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联合进行了各
种农作物专用肥的肥效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1984年,化工部下发了《多元肥料统一分析方法(暂行)》。1984、1985年,省化肥工业
公司安排全省各磷肥厂生产甜菜、玉米、大豆、小麦、亚麻等农作物专用肥料及氮、磷、钾
复混肥料及氮、磷复混肥料,并在省内进行较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取得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企业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粒状过磷酸钙、复混肥料的产量、质量〖2〗(一)产品产量
本省粒状过磷酸钙
自投产后就保持着较高的产量,1981年至1984年末,实物产量都接近或超过10万吨。复混肥
料受到氮、钾肥原料及试验推广工作限制,产量不高,除碳铵化普钙(含氮<3%)外,每年实物
产量约2万吨。1985年由于进口化肥的冲击,粒状过磷酸钙年实物产量减至1万吨。
截至到1985年底,全省共生产各种颗粒肥53万吨,其中粒状过磷酸钙40万吨,各种复混
肥料1万吨。
(二)产品质量
粒状过磷酸钙的质量执行黑龙江省企业标准《粒状过磷酸钙》黑Q/HG138—82。复混肥料
国家尚无统一的质量标准,由于产品的种类繁多,且各种养份含量经常需根据农作物及土壤
情况调整,省内也没有制订统一的标准,而是由各生产厂根据作物施肥的需要及本厂的生产
实际情况,制订本企业的标准。粒状过磷酸钙均能达到省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但由于原料
肥质量的限制,产品通常为四级品。复混肥料均可达到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