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篇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建国以后,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 的计划管理体制。企业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如期完成各项经济指标计划。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促使企 业管理的内容、目的和目标都有了新的转变。黑龙江省石化行业企业管理也由原来计划经济 时期的单纯管生产的传统管理,转变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现代化管理。自1982年开始,根 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用了二三年的时间,对国有工业企业有计划、有步骤、点面结合、 分期分批地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工作,开展了企业整顿升级活动,推进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提高。 国家对企业整顿工作的要求是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完成“五项工作”,整顿、搞好“三项建 设”,达到“六好企业”。 “五项工作”:一是整顿和完善经济责任制,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搞好全面管理、质量管 理和经济核算工作;二是整顿和加强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三是整顿财经纪律,健 全财务会计制度;四是整顿劳动组织,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有计划地进行全员培训;五是 整顿和健全领导班子,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三项建设”:即使企业逐步地建设起一种 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领导体制;逐步地建设起一支又红又专的职工队伍;逐步地建设起一 套科学文明的管理制度。“六好企业”:即三者兼顾好、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好、劳动纪 律好、文明生产好、政治工作好。在企业全面整顿中,化工部又根据化工行业的生产特点, 决定在企业全面整顿、完成“五项工作”整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创建化工无泄漏工厂、 清洁文明工厂和六好企业等活动。同时颁发了化工无泄漏工厂、清洁文明工厂和“六好企业” 的统一标准及验收办法。
    通过3年的全面整顿,有力地增强了企业活力。其表现:一是各大中型企业和各地市主要 企业的领导班子结构趋向合理,一大批有文化、有专业知识、有才干、思想政治水平高的中 青年干部充实到了各级领导班子;二是整顿促进了改革。随着国务院关于企业扩权十条和省 政府有关放权政策的出台,企业的自主权逐渐扩大。企业在生产、经营、用人、分配等方面 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三是从根本上冲破了传统管理的束缚,加快了向现代化管理迈进的步伐。 使科学的现代管理方法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四是职工培训工作全面开展,提高了队伍的 素质;五是促进了经济增长,效益有较大提高。至1985年末全省石油化工工业总产值达138 013 万元,比整顿初期的1982年增长34.65%;利税完成27 339万元,比1982年增长3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