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

  在经济、科学、技术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和发布实施 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称作标准化。产品质量的技术标准,执行4个 等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化工部、黑龙江省石化局和有关企 业曾陆续制定了一些产品的技术标准。1976年4月14日,石化部下文编制“1976年标准化工作 计划项目表(化工部分)”,其中黑龙江省参加编制的部订标准,大庆石化总厂生产的农业硝 酸镁、佳木斯农药一厂生产的70%2,4D丁酯乳油、哈尔滨化工总厂生产的六偏磷酸钠、桦林 橡胶厂的合成橡胶物检配方的试样制备方法、哈尔滨化工四厂的增塑剂热稳定性的测定检验 方法等。
    1979年在化工部的指导下,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黑龙江省 石化局对省内生产的266种主要化工产品的技术标准进行了清理和整顿。其中执行国家标准的 有74种,执行部颁标准的有140种,执行企业标准的有10种,无标准的42种。对无标准的产品, 企业与科技部门共同制定了近30种企业标准。据此企业加强了对技术资料、图纸、原始记录 的管理,整顿加强了计量测试手段,有效地克服了脱标或不全项按标准检验分析的现象,为 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省石化局与各地市化工企业密切协作,编制了58 种产品的质量升级规划。通过编制规划掌握了本省石油化工产品的现状,找出了与国内外同 类先进产品水平的差距,改变了生产中的无标和脱标状况。同年11月12日,省石油化工局下 发了《黑龙江省石油化工产品技术标准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黑龙江省石油化工企业凡正式 生产的产品,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在没有国标、部标的情况下,必须制定 企业标准。
    1980年1月5日,黑龙江省石化局在佳木斯市召开全省石油化工标准化工作会议,学习贯 彻国家《标准化管理条例》和《化学工业产品技术标准管理办法》,要求把质量管理工作同 标准化工作结合起来,尽快消灭无标产品。强调“质量工作的依据就是标准,质量工作要始 于标准化,终于标准化”。形成人人关心产品质量,择样产品有标可循。会议要求积极创造 条件,尽快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也要包括工艺技术标准、原材料标准、半成品标准、 包装储运计量标准等。全面质量管理实质是生产全过程中的标准化。
    1980年2月25日,黑龙江省标准计量管理局发出《关于对本省产品企业标准代号、编号管 理的通知》,中黑Q/HG为省石油化工企业标准代号;黑Q/HHG为哈尔滨市石油化工企业代号; 黑Q/JHG为佳木斯市石油化工企标代号。
    1980年黑龙江省石化系统全面质量管理试点企业在建立优质产品标准的同时,创立了优 质工作标准,注意数理统计和行为科学的结合。哈尔滨化工四厂在全厂开展了标准化工作, 增加了内控指标,制订了原材料验收标准,成品交接标准,半成品、一级品、优级品标准, 单罐质量竞赛奖惩标准,岗位技术操作标准等。实行优质工作标准,保证了优质产品的生产, 体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奖惩分明,改变了过去那种成 绩人人有份,错误大家负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