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主要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黑龙江地区只生产硅酸盐水泥。建国后,随着水泥工业技术的 进步,在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基础上开始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特种水泥。
    硅酸盐水泥 用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不掺入其它混合材料磨细制成,是黑龙江 地区最早生产的水泥产品。1935年哈尔滨水泥厂投产后,即按日本水泥软练标准生产硅酸盐 水泥。1948年哈尔滨水泥复产后仍沿用日本水泥标准继续生产,当时小丰满水电站的修复和 其他复建工程都是使用这种水泥产品。
    1956年起,我国参照苏联硬练法水泥标准制定我国自己的水泥标准。全国统一执行新标 准。50年代初苏联水泥专家来华,黑龙江的水泥生产开始执行硬练标准,打破了日本水泥标 准不准掺入其它混合材料的规定。1956年哈尔滨水泥厂、牡丹江水泥厂按新标准开始生产普 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红炉灰、页岩、矿渣、石灰石、火山灰等)总量不超过15%。由于普 通硅酸盐水泥用量大面广,全省各水泥企业普遍生产这种水泥。品种有300号、400号、500 号3个标号。
    矿渣硅酸盐水泥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石膏,掺入20~40%高炉矿渣作为混合材料 磨细制成。1956年,哈尔滨水泥在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基础上,利用鞍山钢铁公司水淬粒 伏高炉矿渣生产出400号和500号矿渣水泥,这种水泥适用于桥梁、涵洞、高层建筑的梁、板、 柱制作。
    油井水泥 是以适当矿物组成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适用于一定井温 条件下油、气井固井工程。哈尔滨水泥厂为满足大庆油田建设的需要,于1960年研制成功22 ℃油井水泥,1961年批量生产;1963年6月开始批量生产75℃油井水泥,从1978年12月1日起, 执行我国修改后的油井水泥标准,即废除了22℃油井水泥标准,按新标准生产45℃油井水泥; 1984年开始按国际(ΑΡΙ)油井水泥标准开展试制工作,并进行了小批量生产,交付大庆油 田试用。
    硫铝酸盐水泥 具有快硬、早强特性,适用于快速抢修工程,并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和抗 渗性能。1975年牡丹江水泥厂对硫铝酸盐超早强水泥进行试验研究,在试验室试验成功的基 础上,1976年用小型普通立窑试制成,养生1天耐压强度330~450公斤/平方厘米。养生28天 耐压强度450~655公斤/平方厘米的硫铝酸盐水泥,获黑龙江省科学大会优秀科研项目奖。 由于该产品须用矾土配料,但黑龙江矾土资源贫乏,因而试验小组把研究目标转向利用当地 资源上,经过5年努力,在中试工艺线试制出同时含有氟铝酸钙和硫铝酸钙两种早强矿物的 超早强水泥熟料。1985年3月,该产品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黑龙江省水泥生产的一项空白。
    R型水泥 国家建材局1985年4月批准全国10个水泥企业试产R型水泥。牡丹江建设水泥 厂承接了试制普通525号R型和火山灰质425号R型水泥的任务,其后省小岭水泥厂、牡丹江水 泥厂、哈尔滨水泥厂等企业都试制成功普通525号R型和425号R型水泥,并批量生产。R型水 泥的特点是:除具有普通水泥特点外,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3天耐压强度相当普通水 泥28天耐压强度的50%。
    白色硅酸盐水泥 简称白水泥,以石灰石、白泥为主要原料,掺入微量萤石作矿化剂, 在旋窑中干法烧制而成。1982年,牡丹江建筑材料研究所承担了白水泥的研制任务,经过 1年多的试验于1983年2月通过技术鉴定,经过国家建材研究院3次检测都符合国家白色硅酸 盐水泥一级品标准。1984年由牡丹江特种水泥厂开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