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水磨石板材

  黑龙江省汤原县大理石板厂,从1975年开始生产水磨石地面砖,规格为3.05厘米×30.5 厘米方砖,颜色新颖美观大方。同时生产的人造大理石板,规格样式达十几种,有黑斑、白 斑、绿斑等颜色,工艺简单。但做工较细。后因管理和销路问题亏损停产。1979年,陈雷省 长视察该厂时做了指示:“经整顿,独家产品要恢复”。因此该厂1980年恢复生产。到1985 年,大理石板材产量达到4 782平方米。
    1983年,牡丹江石灰厂开始引进南斯拉夫彩色水磨生产线。
    黑龙江省内无一家大型的水磨石板厂,牡丹江石灰厂有着较好的资源条件,有加工生产 水磨石板生产所需的大部分材料(除白水泥和普通水泥外)。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能力,牡丹 江石灰厂决定从南斯拉夫引进1条年生产能力30万平方米的彩色水磨石板生产线,于1983年 10月份开始引进准备工作。
    1983年11月,牡丹江市副市长祁仲伟、牡丹江市建材工业公司副经理李俊义、牡丹江石 灰厂厂长孔祥顺、黑龙江省国际技术合作公司一部经理方再俊、翻译刘道光组成代表团赴南 斯拉夫进行考察,从生产工艺流程、产品产量与质量、经济效益、设备制造等一系列有关生 产水磨石板生产线都进行了详细了解。
    1984年初,牡丹江石灰厂为这一引进项目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落实了资金,研究拟定 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先后经黑龙江省建材工业总公司、黑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批准,同 意引进南斯拉夫水磨石板生产线。
    1984年末,在黑龙江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一部经理李文超的主持下,南斯拉夫卢德 纳普公司出口部经理米列雅娜等一行4人及西德亨克(HENKE)公司代表同中国代表牡丹江石灰 厂厂长孔祥顺、副厂长陈光等,在哈尔滨天鹅饭店进行技术商务谈判,历经45天谈判,双方 进行多次磋商,于1985年2月15日正式签订引进水磨石板生产线合同,合同于1985年5月正式 生效。引进的主要设备有南斯拉夫产600吨液压机、西德水磨石全套机械设备。
    该项目总投资410万元,(含100万美元),牡丹江市建材工业公司自筹41万元,国家外贸 部补助150万元,中行投资219万元,该项目上去后,所需流动资金也均由中行解决。建设时 间为1年,投产半年后达到设计要求,年利税可达170万元,投资收回期为2.4年。设计能力 年产18万平方米水磨石板材。
    1984年汤原县大理石厂也开始引进南斯拉夫水磨石生产线。
    引进的主要设备:
    H—S80/600/7型全自动旋转工作台压力机,是通过南斯拉夫转口西德亨克公司(HENKE) 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水磨石加工设备,该机配有液压、汽动、 电力操纵控制装置,喂料、振捣、加压、吸附脱模,均在同一工作台旋转,同步自动完成, 并与卸板、码垛、磨光等设备联装成线,全线在国外仅需10名工人。压制300×300毫米水磨 石板,每次6块,工作周期12.5秒,每小时生产1 728块,为155平方米,台班产量1 000~1 240 平方米,年可生产30万平方米。其铸铁模架可更换,可制作多种规格产品。
    与自动压坯机配套的REX70/7型磨机是一条磨光自动线,一机装有7个磨头,其中两个金 钢石磨头,无级变速驱动传送带,速度每分钟0.5~5.5米,生产能力每小时100平方米,占 地面积仅为60平方米。
    黑龙江省通过两厂引进先进的水磨石生产线全部投产后,产品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 1985年全省水磨石产量达8.18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