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石灰石
石灰石,为生产石灰与水泥的原料。渤海国时期,在广泛利用玄武岩做建筑材料的同时,
石灰在建筑中已用来作粘凝剂被采用,证明古渤海国时期石灰石已被开采用来烧制石灰。较
大量开采是在清代,石灰被广泛用于官衙兵营、达官富户的房屋建造上。1900年(清光绪二
十六年),沙俄为了加紧对东清铁路沿线的掠夺和在哈尔滨及铁路沿线大兴土木的需要,当
时驻哈尔滨的沙俄头子派人到矿产资源丰富的三站(今阿城玉泉镇俗称)、二层甸子首辟山源
进山开采石灰石。
东北沦陷后,1933年6月,日军占领了三站,把三站地区改名叫“玉泉”,日本人为在
玉泉掠夺财富,生产规模也较前有了扩大。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政府重新组织生产。至1962年交给哈尔滨市建筑材料工业公司,
到1985年建材厂已拥有6处矿山作为原料基地,贮量比较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约有石灰岩
935万立方米。建材厂所生产的石灰石,除大部分用作生产石灰、水泥的原料外,另作为商
品石灰石出售。商品石灰石可作为制糖、炼钢、造纸等原料。商品石灰石的生产,始于1950
年,此后产量一直较为稳定。1985年,商品石灰石的产量为29.7万立方米。
牡丹江石灰厂,有着极丰富的石灰石矿资源,据记载数字3 343.84万吨。
巴彦县石灰石矿地处黑山脚下,是巴彦县唯一的矿藏资源,在县东北复兴乡境内,于
1976年建矿开采,经勘探测定矿石储量达1 100万吨,按年产量30万吨计,可供开采36年,
是黑龙江省较大的石灰石矿藏之一。
该矿产的石灰石,质纯色白,含CaO54%,适合烧白灰和水泥之用。1984年从兴隆镇到黑
山石灰石矿铺修40公里铁路,于1985年通车,石灰石可供外地需要。
桦南石灰石矿,厂址设在老秃顶和猴石山中间,矿四周皆是石灰石。建矿10多年,年产
量达26.7万吨。此处还有桦南白灰厂、佳市018水泥厂及10几家社办企业都在此地开采石灰
石。
此矿现为机械开采。用风钻打眼,用机械装上炸药,用电炮崩石头,用推土机、吊车、
电铲装上火车,提高了劳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