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科研与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黑龙江省的建材工业主要是私人开设的小砖瓦窑,采取一家一
户就地取土、就地取柴的小生产方式,把烧窑作为谋生的手段,技术极为简单。东北沦陷时
期,日本侵略者垄断了窑业,采用招工方式组织生产,以煤代替柴薪作燃料,但生产技术进
步不大,仍采用外燃烧制法。1935年和1941年日本侵略者在黑龙江开设的两家水泥厂,则开
始半机械化生产。
1949年,建材工业只能生产水泥、红砖、石墨、土瓦、砂子、石材、石灰等几个品种,
在生产技术上,除哈尔滨水泥厂、牡丹江水泥厂有些机械作业外,其余都是手工作业,生产
方式极为落后,科技能力非常弱小。
建国后,经过30多年的努力,黑龙江省建材工业的科研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材行业把科学技术当做发展建材工业的支撑点,在科研、
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引进吸收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建材工业科技工作逐步转向适应商
品经济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