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辽金时期经济由战争破坏走向繁荣

  一、辽代黑龙江地区的经济
    公元926年,辽灭渤海国,改渤海为东丹。辽为防止渤海遗民反抗,徙其民百万于辽河流 域,并将上京等地宫殿,民宅全部付之一炬。渤海国200多年创立的经济基础遭到严重破坏, 居民流离失所,或“亡人新罗、女真”⒂或“保聚之隅”⒃造成社会秩序的极大混乱。这一 时期,松嫩平原的室韦人,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乌吉、敌烈、阻卜诸族的社会生活,却得到进 一步发展。女真人由牡丹江流域迁到阿什河流域后,到四世绥可已“种植五谷”,“田宜麻 谷,以耕凿为业”①(①《三朝北盟会编》政宜上帙《神簏记》)。辽代,其它女真部落也 都过着定居生活,以农业生产为主。《高丽史》记载,显宗朝十一年(1020年),“东女真 酋长达鲁率众来献蕃米三百石”。②(②《高丽史》卷4《显宗世家》)靖宗朝八年(1042年 )“东女真一次能向高丽献米300石,并向高丽索请耕牛,反映了当时女真族农业生产也发展 到一定的水平。
    辽代,生女真人的农业生产发展还和各部酋长等提倡和重视有关。函普、绥可教人“勤 于耕作”,“种植五谷”;撒凯“家居纯俭,好稼穑”③(③《金史》卷70《撤凯传》), 太祖阿骨打“力农积谷”,与辽作战时,“得其耕具数千,以给诸军”;阿离合懑与宗翰在 阿骨打即位时,以耕具九为献,祝曰:“使陛下毋忘稼穑之艰难”④(④《金史》73《阿离 合懑传》)。阿骨打敬而受之。尽管如此,农业生产仍然十分有限,农作物品种单一。据《茆 斋自叙》记载,“自过咸州至混同江以北,不种谷黍,所种上稗子春米”。⑤(⑤《三朝北 盟会编》政宜上铁四《茆斋目钞》)辽初,呼伦贝尔草原上也出现了早期农业。会同二年(9 39年),辽太宗“以乌古地水草丰美,命欧昆石烈居之,益以海勒水(今海拉尔河)之善田 为农田。”⑥(⑥《辽史·食货志》0会同三年(940年)诏:“以谐里河(今额尔古讷河上 游)、胪朐河(今克鲁伦河)近地,赐南院欧堇突吕、乙斯勃、南院温阿刺三石烈人,以事 耕种。”⑦(⑦《辽史·太宗记下》)辽兴宗时,为防止乌古、敌烈诸部侵扰而在呼伦贝尔 草原上实行屯田,这也促进了那里的农业生产。到了道宗初年,那一带农业连续获得大丰收 。“凡四十稔,积粟数十万斛,斗米数钱”。
    在今呼伦贝尔草原上,曾发现了不少辽代古城与村落,并有农田水利设施,这些都证明 了辽代呼伦贝尔草原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畜牧业在辽代生女真部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女真向辽进贡马匹数目和辽向女真动 辄掠马以万计,间接说明了辽代生女真人养马业的发达程度。除马以外,牛和猪也是女真人 的重要家畜。还饲养羊、狗、鸡,有时还把狗作为贡品,向辽朝进贡。
    采集和狩猎在辽代生女真人的经济生活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黑龙江大森林中盛产的松 子、蜂蜜、白附子等,是女真人采集的重要经济作物。这些土特产,一方面供女真人自己食 用,另一方面用于与汉人、契丹人、渤海人和高丽人进行交换。
    辽代生女真部落中,已出现了专门从事铁器生产的家族,出现了铁工、锻工等手工业者 。织布业有了较大发展,布帛是女真和辽国进行贸易的重要产品。
    二、金代黑龙江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金朝的建立,与中原经济文化的融合,促进了金代黑龙江地区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
    金建国后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增长。大批汉人的迁入使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黑龙 江地区,尤其是铁制农具的普遍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肇东八里城、伊春大青川 、逊克沾河达出土的铁农具看,种类繁多,结构合理。例如耕地用的犁就有犁铧、犁镜、 头和牵引器等多种。铧又有形制、大小不同的几种规格,以适应不同作业的需要。镰分带柄 和无柄手镰之类,并有大小、式样不同。此外还有锄、钁、铲、锹、铡刀、垛叉等。阿城五 道岭铁矿井和冶铁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可以证明这些铁器大部分是当地制造的。
    这一时期,黑龙江地区耕地的开垦是古代开垦史上的一个顶峰。黑龙江、嫩江、牡丹江 、绥芬河与乌苏里江沿岸的冲积平原、广阔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
    《金史》记载:上京、蒲与、速频、曷赖、胡里改等路,猛安谋克户计176000有余。以 每户10人计算,则有170多万人。这五路有四路在今日黑龙江境内,约有130余万人。五路每 岁收税粟255000余石,所支者66000余石,①(①《金史》食货志五)由此也可看出当时的农 业生产水平。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作物的品种又有所增加,《金史》、《大金国 志》、《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当时的农作物有小麦、粟、稷、麻、菽类,蔬菜有葱、蒜、 韭、葵、芥、瓜类等。《松漠纪闻》作者洪皓记载,黑龙江地区所产的西瓜味甘脆有汁,色 极青翠,匾蒲而园,性冷,易保存。他还记载当地所产桃李使用了压枝栽培法。
    金代由于朝廷重视畜牧业,于各水草丰美之地,设置群牧而得到发展。天辅九年(1119 年),金太祖采纳阿里罕的意见,禁止以马殉葬。至海陵王天德年间(1149-1153年)“置 迪河斡朵、斡里保、蒲速斡、燕恩、兀者五群牧所。”①(①《金史》卷44《兵志》)《金 史·地理志》记载的群牧所就有12处。为了解决放牧人员,“又于诸色人内,选家富丁多、 及品官家子、猛安谋克蒲辇军与司吏家余丁及奴,使之司牧,谓之群子,分牧马、驼、牛、 羊”。同时,建立“蕃息衰耗之刑赏。”②(②《金史》卷44《兵志》)这些措施使金代畜 牧业完全脱离农业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空前繁荣起来。海陵王后期,由于要发动侵 掠南宋的战争,大肆搜刮嬴马,激起牧民反抗,于是爆发了牧民起义,致使当时的畜牧业濒 临破产。到了世宗年间,经过20年的“厉行牧政”,“蕃养滋息”,畜牧业又得到了较快发 展。至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蕃息之久,马至四十七万,牛十三万,羊八十七万,驼 四千”③(③《金史》卷44《兵志》)。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黑龙江地区的畜牧业处于发展 阶段。
    以冶铁业为主的手工业生产在金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铁器的生产,从矿石开采、冶炼 到铸造、锻打、加工都有固定作坊,这从考古遗址中得到证实。铁作坊内部有严格的分工。 黑龙江各地发现的铁制手工产品中既有铸铁件,也有锻铁件。铁制手工业产品主要有:铲、 刮皮刀、钳子、铁锅、铁权、熨斗、菜刀、小刀、铁钩子、抹泥板、抽屉拉手、铁锁、钥匙 、铁凿子、铁圈、门鼻、穿条、铁钉、铁马蹬、铁马衔、马挠子、烙马火印、手铐、脚镣、 铁钻和其它生产生活工具。黑龙江地区发现过许多金代的铜器,如铜钱、铜镜、铜印、铜锅 、铜钗、铜佛像、铜人、铜牌、铜龙、铜带胯、铜楼阁、铜龛等。金代缺铜,铜产量少,所 产铜大部分用于铸钱和制造武器,因此朝廷采取政策进行铜禁。
    金朝廷鼓励民间开采金银矿。如金世宗说过,“金银,山泽之利,当以与民,惟钱不得 私铸”。④(④《金史》卷48《食货志三》)银器在黑龙江许多地区都有发现,常见到的有 :锭、钏、耳坠、簪、壶、碗、盘、带銙等。金器常见到的有金耳坠、金带銙、金牌、金串 饰等。这些产品明显带有女真族的特点,显然是当地工匠制造的,可以说明金银业发展的程 度。
    盐业是人民日常生活所需,也是金朝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海盐产于速频路的滨海地区 ,土盐则产于西部的肇州。盐业是金代黑龙江地区的重要手工业之一。根据文献记载,“旧 速频以东食海盐,蒲与、胡里改等路改食肇州盐,初定额万贯,今增至二万七千”①(①《 金史》卷49《食货志四》)。又据《金史》载,兴定二年(1218年),“岁获盐十三万斤, 可输钱二万贯以佐军”。②(②《金史》卷49《食货志四》)从中可以看出金代盐业的规模 。
    金代建筑业大量使用砖瓦。砖一般呈黑灰色,长33厘米、宽17厘米、厚4—5厘米,火候 较高,素面为多。在金上京(阿城白城)发现龙纹花砖,甚至还发现过文字砖。在蒲峪路城 内出土过牡丹花花砖,肇东县八里城出土过手印砖和羊蹄纹砖。板瓦一般呈浅灰色,背面也 有布纹,但浅而密,瓦头部分的纹饰却很复杂,有花点形、圆点纹,水波形、几何图案形等 。金代女真族也烧制瓷器,典型的器物有四系瓶、碗、小动物等。
    随着金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各类城市分布在黑龙江的广大地区上,沟通各地之间的 交通线也比以前更为健全。洪皓的《松漠纪闻》和许亢宗的《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均记载 了从金上京到中原的交通线和驿站里程。这条路线是金代由上京通往中原的重要交通干线, 于1124年(天会二年)由金太宗下令修建,是黑龙江地区最早的一条驿道,沿途每50里置一 驿站。
    生产和交通的发展,促进了黑龙江地区的商业。金代建国初期,黑龙江地区的商业还十 分落后,北宋派遣许亢宗由中原出使金朝,过拉林河,进入黑龙江境内看到的情况是:“自 此以东,尽女真人,更无别族,无市井,买卖不用钱,惟以物相贸易。”③(③许亢宗:《 宣和乙已奉使行程录》)但是经过金熙宗的改革,金朝社会经济封建化,商业也得到长足发 展。如在金上京城内出现了专门的封建行会组织。当时的城镇中有油、石、布、金银等行, 参加同一行的商人为“行人”,同业商行的头人为行头、引领。他们往往由大商人兼任,以 垄断本行商业并控制小商人。
    金代商业交往,已广泛使用铜钱,但流通的大部分仍为辽宋旧钱,以宋钱为多。金代曾 铸造过“正隆通宝”和“大定通宝”等铜币,这些钱币黑龙江各地几乎都有发现,大部分为 窖藏,多则千斤,少者数十斤不等。
    金朝和南宋的贸易,是和当时的战争形势相联系的,同时也与统治者采取的互市和禁市 政策有关。金皇统二年(1142年)五月,金朝同意南宋的请求,双方各在沿边地区设立榷场 。当时,南宋向金输出的物品有茶、象牙、犀角、乳香、檀香、生姜、陈皮、丝织品、木棉 、钱、牛、米等;金向南宋输出的物品有北珠、貂革、人参、松子、甘草、北绫、北绢、蕃 罗等。
    总之,金代在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是黑龙江古代历史 上的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