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一、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的头两年,由于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 省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得到初步恢复,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工作初步纳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1977年和1978年全省工业的增长速度都在8%以上。其中1979年钢产量达到了54.74万吨, 比1977年增加11.91万吨,增长27.8%;生铁生产达到23.16万吨,比上一年增加9.27万吨 ,增长67%;钢材达到41.62万吨,比上一年增加10.28万吨,增长32.8%;原煤产量3710万 吨,比上一年增加55万吨,增长10.7%;原油产量达5037.5万吨,比上一年增加6.5万吨。 生铁、钢材、原煤和石油的生产量都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生产这两年虽然遭到严重自然 灾害,但经过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收成。1978年粮食总产量为239.1亿斤,比上一年增加 50.9亿斤,增长27%,是历史上产量最高的一年;油料总产量达到17620万斤,比上一年增加 4540万斤,增长37.7%;甜菜产量达到122.57万吨,比直年增加17.86万吨,增长17%;烤 烟生产达到3.71万吨,比上年增加1万吨,增长36.77%;生猪头数达到1238.7万头,比上 一年增加25.4万头。烤烟和生猪的产量,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随着生产发展,人民群众的 生活得到改善。1978年,农民家庭平均每人收入为190.68元。与此同时,科学、文化、教育 、卫生工作也开始走向正常。黑龙江省先后召开了全省科学大会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于 促进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具有重大意义。
    二、经济建设上出现新失误
    “文化大革命”结束,全省人民被压抑多年的积极性迸发出来。各项事业都想大上快上 ,以夺回被两个反革命集团耽误的时间。但是,由于对10年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 特别是由于当时担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了“左”倾错误,对经济工 作求成过急,黑龙江省在经济建设上也提出了一些过高的口号和目标,办了一些不切实际的 事情,不顾财力可能,继续扩大基本建设的规模,使经济建设出现了新的失误。
    1976年12月,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会议上,省委提出了1977年除继续巩固提高原 有的10个学大寨先进县和2个农场外,再建10个大寨县和13个大寨农场,达到全省有1/4的大 寨县和1/10的大寨农场。要求全省粮食产量达到300至320亿斤,争取上《纲要》(全省平均 亩产400斤以上)。生猪达到1200万头,争取20%以上的县、旗、场实现一人一猪。林、牧、 副、渔等各项生产都要有一个较大的发展。1977年5月,又提出197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3 00亿斤,1978年至1979年达到350亿斤。同时,要建成四大产区、两个基地:北部建成以麦、 豆为主产区,中部建成以谷物为主产区,南部建成以水稻为主产区,两部建成以糖料、油料 等经济作物为主产区;呼盟牧区和其他半牧半农的县建成畜牧业基地,一些城市郊区、矿区 、林区建成副食品基地。1977年要做到队队建立养猪场,同时,兴办国营或集体养猪场、养 鸡场、养鸭场。全省工业总产值1977年达到184亿元,1978年实现200亿元,到1980年实现25 0亿元,今后3年每年增长速度达到10%。所有企业1977年都要达到本企业历史最高水平,有的 赶上全国先进水平和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980年全省1.2万个企业有1/2建成大庆式企 业,其中569个县团以上企业,有2/3要建成大庆式企业。
    当年6月,省委指出,一个国民经济全面跃进的局面正在形成。现在摆在省委面前的任务 ,就是要真正站到运动的前面,组织好国民经济的新跃进。1978年1月2日,《黑龙江日报》 报道:从1978年元旦零点起,大庆工人擂起了持续跃进的战鼓,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 号召全省人民要以最大的干劲,迎接大跃进,实现大跃进。
    在这种大干快上的“新跃进”思想下,省五届人代会和全省计划会议盲目地制定了经济 建设发展速度上的高指标、大计划,造成了经济建设的新失误。这两个会议提出1978年基本 建设投资要比1977年增加50%以上,达到近10几年来最高水平。在工业上,要抓两个速度:工 业发展保证全年增长幅度在10%以上;普及大庆式企业当年累计要有20%。粮食总产量要突破 300亿斤,到1980年达到350亿斤,1985年达到450-500亿斤,每年纯增20-30亿斤。按照这 个速度,到1985年每年向国家上交粮食100亿斤,大豆100万吨,食糖100万吨,林牧副渔各业 都有更大的发展,城市副食品供应将会在新的水平上满足需要。1978年3月,省委提出每个县 都要有二三个由小队向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过渡的试点。这种在新的历史条件重复出现的 基本建设规模过大、战线过长、积累过高的现象,超出了国民经济的负担能力,影响了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为了完成这个冒进计划,在方法上依然采用过去的一套大搞群众运动的作法。在中央召 开的全国农业学大寨第二次会议以后,黑龙江省在这段时间内,曾多次举行农业学大寨的经 验交流与下达大寨县、场指标的会议,成批的参观学习团奔赴大寨。一些农村挑灯夜战修大 寨田,实际上干部来了修,干部走了停,在漫坡地上修的田埂,因不利于机耕,以后也被废 弃。这种表面上轰轰烈烈地推广大寨经验的作法,不但没有使振兴农业取得什么成果,相反 ,使人力、物力造成很大浪费。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正文:
    一、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的头两年,由于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 省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得到初步恢复,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工作初步纳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1977年和1978年全省工业的增长速度都在8%以上。其中1979年钢产量达到了54.74万吨, 比1977年增加11.91万吨,增长27.8%;生铁生产达到23.16万吨,比上一年增加9.27万吨 ,增长67%;钢材达到41.62万吨,比上一年增加10.28万吨,增长32.8%;原煤产量3710万 吨,比上一年增加55万吨,增长10.7%;原油产量达5037.5万吨,比上一年增加6.5万吨。 生铁、钢材、原煤和石油的生产量都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生产这两年虽然遭到严重自然 灾害,但经过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收成。1978年粮食总产量为239.1亿斤,比上一年增加 50.9亿斤,增长27%,是历史上产量最高的一年;油料总产量达到17620万斤,比上一年增加 4540万斤,增长37.7%;甜菜产量达到122.57万吨,比直年增加17.86万吨,增长17%;烤 烟生产达到3.71万吨,比上年增加1万吨,增长36.77%;生猪头数达到1238.7万头,比上 一年增加25.4万头。烤烟和生猪的产量,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随着生产发展,人民群众的 生活得到改善。1978年,农民家庭平均每人收入为190.68元。与此同时,科学、文化、教育 、卫生工作也开始走向正常。黑龙江省先后召开了全省科学大会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于 促进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具有重大意义。
    二、经济建设上出现新失误
    “文化大革命”结束,全省人民被压抑多年的积极性迸发出来。各项事业都想大上快上 ,以夺回被两个反革命集团耽误的时间。但是,由于对10年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 特别是由于当时担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了“左”倾错误,对经济工 作求成过急,黑龙江省在经济建设上也提出了一些过高的口号和目标,办了一些不切实际的 事情,不顾财力可能,继续扩大基本建设的规模,使经济建设出现了新的失误。
    1976年12月,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会议上,省委提出了1977年除继续巩固提高原 有的10个学大寨先进县和2个农场外,再建10个大寨县和13个大寨农场,达到全省有1/4的大 寨县和1/10的大寨农场。要求全省粮食产量达到300至320亿斤,争取上《纲要》(全省平均 亩产400斤以上)。生猪达到1200万头,争取20%以上的县、旗、场实现一人一猪。林、牧、 副、渔等各项生产都要有一个较大的发展。1977年5月,又提出197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3 00亿斤,1978年至1979年达到350亿斤。同时,要建成四大产区、两个基地:北部建成以麦、 豆为主产区,中部建成以谷物为主产区,南部建成以水稻为主产区,两部建成以糖料、油料 等经济作物为主产区;呼盟牧区和其他半牧半农的县建成畜牧业基地,一些城市郊区、矿区 、林区建成副食品基地。1977年要做到队队建立养猪场,同时,兴办国营或集体养猪场、养 鸡场、养鸭场。全省工业总产值1977年达到184亿元,1978年实现200亿元,到1980年实现25 0亿元,今后3年每年增长速度达到10%。所有企业1977年都要达到本企业历史最高水平,有的 赶上全国先进水平和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980年全省1.2万个企业有1/2建成大庆式企 业,其中569个县团以上企业,有2/3要建成大庆式企业。
    当年6月,省委指出,一个国民经济全面跃进的局面正在形成。现在摆在省委面前的任务 ,就是要真正站到运动的前面,组织好国民经济的新跃进。1978年1月2日,《黑龙江日报》 报道:从1978年元旦零点起,大庆工人擂起了持续跃进的战鼓,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 号召全省人民要以最大的干劲,迎接大跃进,实现大跃进。
    在这种大干快上的“新跃进”思想下,省五届人代会和全省计划会议盲目地制定了经济 建设发展速度上的高指标、大计划,造成了经济建设的新失误。这两个会议提出1978年基本 建设投资要比1977年增加50%以上,达到近10几年来最高水平。在工业上,要抓两个速度:工 业发展保证全年增长幅度在10%以上;普及大庆式企业当年累计要有20%。粮食总产量要突破 300亿斤,到1980年达到350亿斤,1985年达到450-500亿斤,每年纯增20-30亿斤。按照这 个速度,到1985年每年向国家上交粮食100亿斤,大豆100万吨,食糖100万吨,林牧副渔各业 都有更大的发展,城市副食品供应将会在新的水平上满足需要。1978年3月,省委提出每个县 都要有二三个由小队向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过渡的试点。这种在新的历史条件重复出现的 基本建设规模过大、战线过长、积累过高的现象,超出了国民经济的负担能力,影响了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为了完成这个冒进计划,在方法上依然采用过去的一套大搞群众运动的作法。在中央召 开的全国农业学大寨第二次会议以后,黑龙江省在这段时间内,曾多次举行农业学大寨的经 验交流与下达大寨县、场指标的会议,成批的参观学习团奔赴大寨。一些农村挑灯夜战修大 寨田,实际上干部来了修,干部走了停,在漫坡地上修的田埂,因不利于机耕,以后也被废 弃。这种表面上轰轰烈烈地推广大寨经验的作法,不但没有使振兴农业取得什么成果,相反 ,使人力、物力造成很大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