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科技进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进步因素逐步渗入到不同的经济领域,对国内生产总值 的增长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从1952年到198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35.9亿元,增加到 304.7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增长7.5倍,年平均增长6.7%。其中资金投 入增长14.5倍,年均增长8.7%;劳动力投入增长2.3倍,年均增长3.7%;科技进步年均增 长1.7%。用索洛余值法①(①索洛余值法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 者索洛(R·M·Solow)最先创立的。他导出的经济增长速度方程为:Y=α十ak十βI式中Y 、K、I分别代表产出(以GDP表示)、资金和劳动力增长速度,a代表科技进步增长速度,α 、β是参数,分别代表资金和劳动力对产出增长的权重,α十β=1。这样,αk和βI就分别 代表资金和劳动力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而把技术进步增长速度(a)作为“余值”可通过 α=Y-ak-βI这一公式计算出来。这一方法目前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采用。)测定,科技 进步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4.6%,资金贡献份额为35.1%,劳动力贡献份额为 40.3%。各个时期科技进步、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份额如下表 :   
    从上表看出,“一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9.5%)是最高的,科技进步贡献率 (38.9%)也是最高的;“二五”时期,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虽然经过三年调整,改变 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但从总体上看,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收益 ,不仅经济增长速度放慢(4.6%),而且科技进步贡献份额出现负数(-17.2%)。这主要 是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如大炼钢铁、大办“小土群”工业,以及农业上的瞎指挥等)造成 的严重恶果;“三五”时期到改革开放前,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工农业生 产受到严重冲击,但由于大规模、高水平地开发建设了大庆油田和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增长 速度并不算慢(6.8%),科技进步贡献份额也达到较高水平(31.8%);改革开放以来,注 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采用了大量的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大大改善了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提高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份额。但由于资源型产业受资源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影响,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的增加并 未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只是保持了原油的高产稳产。所以,这一时期 的经济增长率(6.9%)仅略高于前期,科技进步贡献率(26.7%)反而下降。经测算,这一 时期如把煤、木、油等采掘业从整个国民经济中剔除,则经济增长率可由6.9%提高到8.8% ,科技进步贡献率可由26.7%提高到41.9%,高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第一产业是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国以来在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一直 把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而贯穿在农业发展的始终。由于提高农业机 械化水平,推广良种、增施化肥和改革耕作方法,使全省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由建国初 期71公斤/亩,达到1985年的130公斤/亩。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各年代平均产量:50年代为 76.2亿公斤。60年代为80.2亿公斤,70年代为122.9亿公斤,80年代为138.4亿公斤。80 年代分别比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增长81.6%、72.6%和12.6%。从1952年到1985年共生 产粮食4.6亿吨,向国家提供商品粮8752万吨。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2 .9%,资金和劳动力的贡献率分别为35.4%和41.7%。
    第二产业中,煤、木、油等采掘工业比重大,而且随着资源储量的递减,开采难度加大 。虽然在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但由于采掘工业效益差,大大冲减了 科技进步的作用。从1952-1985年,科技进步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贡献份额为18.9%,资金 、劳动力的贡献率分别为39.9%和41.2%。
    第三产业是以第一、第二产业为基础,伴随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而发展。但由于1958 年“大跃进”及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冲击,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缓慢,科技进步的 贡献份额连续20年呈现负数,如1958-196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3.6%,其中科技进 步年平均下降6.8%;1966-197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3.1%,科技进步年平均下降 0.8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作为服务性质的第三 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78-198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3%,其中 科技进步年平均增长4.9%,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份额占40.2%,资金、劳动力 的贡献率分别为15.7%和44.1%。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科技进步的作用比 较明显,但由于历史欠帐过多,建国33年来总起来看,科技进步的作用没有充分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