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农产品的调出调入

黑龙江省是国家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商品率高,大豆、亚麻、甜菜、牛奶产量 居全国之首,这就决定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大量调出的格局。
    一、农产品的调出
    1952—198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3271.2亿公斤,粮食商品量1346.6亿公斤,商品率为 40.2%。除满足省内城镇人口需要外,净调出293.4亿公斤,占商品量的21.8%,平均每年 净调出8.89亿公斤。由于省内人口增加,工业原料需求量增大,加上总产不稳,净调出的比 重起伏很大,基本上呈现递减趋势。“一五”时期粮食净调出量占商品量的40.9%,“三五 ”时期曾达到33.7%,“五五”、“六五”时期则分别下降为10%和7.7%。见下表:   
    黑龙江省调出的农副产品还有:(1)马铃薯(俗称土豆)。黑龙江省是马铃薯的重要产 区。1957年以前基本上是自给自足,以后随着播种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除满足省内需 求外,调出量不断增长。1957—1985年,通过商业部门净调出19.6亿公斤,占产量的18.1 %。(2)烤烟。黑龙江省种植烤烟的历史较早,但产量不高。1975年以前一直是净调入。19 75年以后,扩大了烤烟种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收购量不断增加,1985年全省烤烟产量13 8.8万担,收购126.2万担。除满足本省烟厂生产需要外,还销售给省外烟厂55.8万担,调 出省外31.9万担,供应出口4799担,调出、销售省外和供应出口占全部收购量的70%。(3) 晒烟。以农民个人分散经营为主。1978年以前,调出量不高,并呈递减趋势。1978年和1979 年由于产量增加,调出量均达到8万担以上的历史最高水平。1980年后由于省内销售量增大, 调出量逐年减少。1982仅调出9400担。(4)蜂蜜。黑龙江省林木繁茂,椴树很多,盛产蜂蜜 。1979年养蜂41万箱,收购蜂蜜1.5万吨,省内销售2000吨,供应出口和调往省外1.2万吨 ,占收购量的80%。由于蜂蜜自销比重小,加上受省外市场行情影响,1983年蜂群降为19.6 万箱,1985年又降为4.7万箱,收购6311吨,调出省外和供应出口3044吨,占收购量的48. 2%,仅为1979年的25.4%。(5)野生动物皮张。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狩猎基地,野生细毛 皮以毛长绒厚、防寒性能好而著称于世,畅销国内外。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每年可产各 种野生动物毛皮5.69万张(最高年产70多万张),其中原皮平均年产2.39万张,有60%调往 省外和供应出口。“文化大革命”期间狩猎业生产受到严重冲击。“文化大革命”后又有新 的发展。1985年产野生毛皮近40万张,收购30.5万张,售给省外11.8万张,供应出口3.8 万张,调往省外和供应出口占收购量的51.2%。
    二、农产品的调入
    黑龙江省农副产品虽然丰富,但由于城镇人口比重大,加上气候影响,有些农副产品仍 满足不了需要。调人的农副产品主要有:生猪、鲜蛋、水产品、鲜菜、茶叶等,总的趋势是 这些农副产品省外调人量越来越大,但不同时期有增有减,详见下表:      
    8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农副业生产形势的好转,肉、蛋、菜等省外调人量有所增加。19 85年与1980年比较,省外调人量占收购量比重,生猪由13.1%上升到49.7%,鲜蛋由43.5% 上升到52.9%,蔬菜由10.9%上升到24.6%。与此同时,由于省内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其它 副食品生产,部分农副产品的调入量减少,比较突出的是水产品、果品,1980年以前这两种 产品的调入量分别占收购量的90%以上,而1985年则分别下降到74.2%和86.4%。详见下表:   
    黑龙江省调人的农副产品还有:(1)大麻。由净调出变为净调人。1969年以前,麻产量 平均每年40万担(不含亚麻),调出省外1.26万担。1969年以后,由于扩大亚麻播种面积而 挤了其它麻类面积,1985年其它麻类产量仅为5.4万担,大麻的省内收购量只有0.4万担, 省外净调入1.11万担,净调入超过省内收购量的177.5%。(2)苇席、秫秸席。1952—198 5年,全省共净调入苇席5844.8万领,秫秸席2889.5万领,平均每年净调入苇席171.1万领 ,秫秸席87.4万领。调入最多的时期是“二五”和“文化大革命”期间。苇席、秫秸席主要 是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铺炕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居住条件改善,用苇席、秫 秸席铺炕的家庭越来越少,现在苇席、秫秸席多用于产品包装材料。苇席、秫秸席调入量逐 渐减少,1985年分别减少到99.2万领和12.9万领,只相当于1952—1978年平均净调入量的 63.5%和12.6%。(3)草袋子。全省迹拢啤健每年生产和抗灾用草袋子约1455万条,省内收 购仅约453万条。1952—1985年平均每年净调入853万条。黑龙江省盛产水稻,稻草产量丰富 ,但草袋子尚须调入,说明了黑龙江省不善于利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