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银元票

  黑龙江官银号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鉴于市上银钱短缺,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黑 龙江省巡抚周树模批准,比照东三省官银号发行大小洋票办法,发行三省通用大小“银元票 ”各1种。大银元票面额有一元、五元、十元3种;小银元票有一角、二角、五角、十角、五 十角、一百角6种(见图1-4-2)。当时民间使用小银元较广,故黑龙江官银号小银元票的 发行额比大银元票多。至1911年,黑龙江官银号三省通用大、小银元票发行额达2634700元。 因多头发行小银元票,在奉天掀起的小银元票挤兑风潮中,黑龙江官银号发行的小银元票同 样遭到挤兑。
    民国初年,奉天省银行业蓬勃发展。除东三省官银号和黑龙江官银号外,尚有兴业、商 业、殖边、华富等行号均获得小银元票发行权,致使各行纸币盛行。这对日本扩张其金票势 力于东三省的企图,十分不利。于是日方利用当时关外小银元行市低于关内的机会连年贩运 小银元,同时搜罗各行纸币,百计挤兑,进行破坏。此期间,奉天省当局一度将令造币厂减 低小银元成色,以图抵制。但由于日人干扰,未能如愿1914年(民国3年),日领事乘日人勾 串一部分钱商向奉、黑官银号等纷纷挤兑之机,向各银号施加压力,要求财产担保。双方几 经交涉,议定:6、7两月每月限兑15万元,8月以后实行无限制兑现,否则将官银号财产作抵 。一时官银号根基动摇,乃向各方呼吁,经财政部出面由中国银行接济款项,藉资维持。结 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市面现小银元愈少而日人挤兑愈甚。据此,奉天中国银行不得不于 1916年5月12日邀集交通、殖边、兴业及奉、黑两省官银号等6家共商组织银行公会,附设公 共兑换所一处,每日公共兑现4万元,按各家在奉流通票额分摊,百元以下仍由各行自行照兑 。自是日开始,约定6个月为期。但这一办法实行后,在奉日人勾结钱商除向公共兑换所兑现 外,并分派多人向各银行号进行百元以下分散兑换。结果总计每日兑出数额,反比过去还多 。同年5月下旬,日本驻奉天总领事亲赴省府声称:日本侨民每日有五六十人持票约八九十万 元赴馆挂号,领事馆每日要派两名官员分配额度,次日开条到兑换所,只能取得4万元数额, 这种情况,不能继续下去,应即取消限额云云。
    1916年8月间,奉天省各银行号因无法应兑,经省府召集发行银行商议,改小洋本位为大 洋。并由奉天商务总会与日本商业会议于是月18日议定兑现协约五条,议定:“奉天六银行 号发行的小银元票,得以大银元及日本金票、正金钞票、羌帖代换之。但羌帖一种,非经兑 换者认可,不得强行搭付”;“日本金票、正金钞票价格,由大连钱业公所议定”;“凡持 小银元票在奉天兑换者,每百元加小洋四角”;“各银行号纸币仍在各银行号兑换”;“本 协约由八月二十一日起实行”。(《银行周报》民国9年11月23日第175号第53页。)
    协约订立后,勉强应兑3个月,由于各行号无力换取大量金票及钞票来维持无限兑换的局 面,于是奉天省长又与日方商订每日限兑8万元的契约。可是这一限兑契约,各银行号仍难履 行。各银行号多次向日本商业会议疏通,由交涉署致函日总领事商议减少兑换数额,均未奏 效。直至1918年3月,由奉天省长公署及财政厅、总商会出面多次与日本总领事交涉磋商,最 后签订秘密停兑条约三条:
    第一条银行公会之六银行,须将准备金之一部分合日金300万元存储于日领事指定之朝鲜 银行(其中黑龙江官银号15万日元)。
    第二条今后如增加发行额,每百万须加存20万元准备金。
    第三条存款利息为年利4厘5,如欲动用,须经中日官厅认可。
    密约签订后,于同年5月13日起实行停兑。至此,持续多年的挤兑风潮终因日本在东三省 金融根基已经稳固,金票推行已达目的而告结束。
    1919年3月,奉天省整顿货币制度,禁止黑龙江官银号银元票在奉省流通,并由黑龙江官 银号奉天分号陆续收回。
    黑龙江官银号除三省通用大、小银元票外,于1917年间发行江省用小银元票一种。其原 因是广信公司官帖自成为不兑现纸币后,更以此项官帖只能在省内流通,而居民应需百货, 多半仰自外省供给。官帖既不能行使于境外,商家去省外贩货,非换成银元不可,以致市上 现银日见缺乏,价格不断上涨。当局有鉴于此,饬令黑龙江官银号发行江省通用小银元票, 以资补救。
    是年6月,黑龙江官银号一次就发行小银元110万元,其中五十角票50万元;十角票49万 元;五角票5.75万元;二角票3.6万元;一角票1.65万元。截止1917年6月末,黑龙江官银 号小银元票实际流通(含二省通用小银元票)情况为:累计发行额5275000.00元,减去累计 销毁额1350016.80元,减去预备勾销额402765.00元,扣除总分号库存票额1199267.00元 ,核计净流通额2322951.20元。
    黑龙江官银号银元票发行初期信用尚可。1910年该号实有准备按市价核算,共合银9421 80余两,堪称良好。只是此后准备未见增加,而银元票的发行却一再逾额,致信誉日降。到 1919年12月,连该号总办刘尚清、会办王树翰也不得不承认:“初期元票和奉票等价流通, 而今元票与奉票价值相差六折之谱。”(黑龙江省档案馆档案:62全宗5目2581卷。)
    1920年黑龙江官银号并入广信公司,该号所发银元票统由广信公司负责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