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铜元票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民间行使铜元。当时奉、吉两省都设有造币厂,自铸铜
元,以供需要。黑龙江省无造币厂,由他省代铸,运输困难,成本高,以致市上铜元十分缺
乏。为此,黑龙江官银号发行铜元票(见图1-4-3)与铜元等价流通。
黑龙江官银行号铜元票于1908年发行。当年,发行额109.7万枚。1909年发行10659.8
万枚。到1917年未,累计发行额达47028.7万枚。面额原有五枚、十枚、二十枚、三十枚、
五十枚、一百枚、二百枚7种。1918年9月,该号鉴于前发铜元票式样大小不一,决定另换版
模。改版后的新铜元票共有10种,即一千枚(合江钱32吊)、五百枚(合江钱16吊)、二百
五十枚(合江钱8吊)、二百枚(合江钱6吊400文)、一百枚(合江钱3吊200文)、五十枚(
合江钱1吊600文)、三十枚(合江钱960文)、二十枚(合江钱640文)、十枚(合江钱320文
)和五枚(合江钱160文)。
(见附图)
黑龙江官银号在发行铜元票当时,有现铜元600万枚作为准备金。铜元票除准完纳钱粮厘
税、解交各项库款外,并可随时兑现。可是,此后官银号把发行铜无票视为殖利源泉,肆意
滥发,致信誉日跌,几成废纸。更以铜元票比值一开始就同广信公司官帖挂钩,规定每铜元
票百枚兑官帖3吊200文,为此,铜元票和官帖的币值毛荒互为因果。
从1918年1月至1919年4月这15个月里,黑龙江官银号就新增发铜元票达87800余万枚。1
920年该号铜元票发行额已猛增到195381万枚。那时,铜元票价格已跌到每1800枚才能兑得银
元1元。
1920年,黑龙江官银号并入广信公司后,铜元票已不再发行,并陆续为广信公司官帖所
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