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中叶以后,关内饥民冲破清政府封禁政策,进入黑龙江地区的逐渐增多。随着黑
龙江地区垦殖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出现经营借贷业务的典当业。呼兰府典当业出现得
最早,始于清乾隆年间。其后,于清嘉庆年间在齐齐哈尔也出现典当业。
19世纪后期,黑龙江地区开发逐渐加快。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中东铁路通车当年
,黑龙江地区有典当业10余家。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随着黑龙江地区商业、金矿、林业、电力、制粉等工业的发展
,典当业的发展也较快。到1912年(民国元年),黑龙江地区的当铺达30家,分布在龙江、
绥化、呼兰、余庆(今庆安县)、兰西、巴彦、讷河等地。这些当铺由于资金来源不同,又
可划分为官办与民办两类。由地方官银号等官办金融业出资兴办的惠济当、广信当、永衡当
,属官办性质。在30家当铺中,官办有6家,民办有24家。合计资本总额近80万元(大洋),
平均每家资本2.6万余元;6家官办当铺资本总额30万元,平均每家5万元,24家民办当铺资
本总额近50万元,平均每家资本2万余元。此外,在清末民初,属吉林省管辖的哈尔滨、宁安
等地,典当业也开始兴起。在哈尔滨,由商人孙建兰集资创办的第一家当铺——公济当铺(
1910年开业)算起,到1918年(民国7年),典当业达80余家。
黑龙江地区典当业,没形成典、当、质、按、押、代当之类多层次等级,基本上是两类
:资本金大者为“当商”,资本金小者为“押铺”。人员以十人至十四五人的居多。内部分
工,除经理外,业务人员分为3部分:一是负责柜台收当,鉴别物品高下,核定当价的接当人
员;二是负责典当物品存取保管的库房人员;三是管钱管帐的帐房人员。
典当业受押物品分为3大类:一是衣着类,主要有单夹棉服类、毛皮类、寝具类、洋服(
西服)类等;二是装饰品类,主要指金品和银品;三是杂品类,如古玩、字画、农具等。也
有以大豆等特产品为押品的。
典当期限,有长有短。当铺在初创时期,规定赎当期限,长达18个月;押铺较短,一般
为3个月。到期本利还清,以赎回抵押品;到期不赎,可交付利息声明保留期限;到期再不赎
,即为死号。当铺即没收其抵押品,变价处理,称为“打当”。利息采取按月计息的方法,
由当入日算起,第二日赎当,也按整月计算利息。如月末入当,翌月第一日午后赎当,也必
须交付两个月的利息。哈尔滨当铺的利率高于其他城市,月息均在4分至5分之间,而其他地
方一般在2分、3分左右。
典当要填“押品证”,并经验证无误后,即可成交。当铺付以收据,称为“当票”,载
明所当物品及抵押价款,交押款人收执。按一般规律,能按期赎回的大体占70-80%,20-3
0%无力赎回,只好舍掉应赎回的利益。也常有押者,估计到期无力赎回,不得不以极低的代
价,忍痛将当票出售,挽回应赎价值的一部分。
典当业在经营中若本身资金不足时,则仰赖吸收存款或靠当地银行、钱庄接济。融资渠
道出现问题或是遇货币贬值,典当业必然出现危机,甚至停业。1911年(宣统三年),龙江
县公兴当和公成当因亏欠华俄道胜银行贷款,周转不灵被查封。1912年(民国元年)5月,曾
有11户当间联名向地方政府上书:因银价日涨,货币贬值,申请行政当局设法保护,维持币
值,否则惟有止当回赎清理。
典当业融资利率高、有物资保证,风险小、利润高。龙江县惠济当,从1911至1915年,
5年共获利润36052两,平均每年得利7210两,折合银元后,相当于资本额5万元的20%还多。
遇到政治经济动荡可能出现亏损时,当铺则采取停止收当、缩短当期、提高利率、压低当价
等办法,以减少或转嫁风险。俄国十月革命后,1918至1920年哈尔滨《远东报》多次报道:
当铺“近因各项钱色涨落无定,恐滋赔累”,不再接收当物;或设立“押当小铺”,“期限
三个月,利率八分,过期不准赎”;或压低当物价格,“价值百元之物不过当数元”等等。
此后,典当业经营陷入困境,走向低潮,倒闭者不少。1934年,哈尔滨当铺只剩下22家。
从中华民国到东北沦陷初期,典当利率有所提高,而典当期限,则有所缩短。1912年,
工商部调查:官办当铺月息2分,民办当铺月息3分。典当期一般均为18个月。1930年,绥化
当商义升厚等呈请政府,仿照辽吉两省各当商办法,将典当赎期18个月改为12个月。1936年
,伪满滨江省公署民政厅调查该省39户当铺,其中8户官办当铺月息3分,当期18个月;22户
民办当铺月息4至5分,期限10至12个月,9户民办当铺月息在10分以上,当期为3个月以下。
最突出的是穆棱县的日满当、裕盛当,日息高达1至15分,当期则短到1个月。
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政府利用典当行业盘剥取利,使典当业又兴盛起来。1933年,伪满
政府创立以经营典当业为重点的官办当铺——大兴公司。1936年黑龙江地区内大兴公司有37
家,到1944年激增至108家。在此期间,民办当铺增加也很快。黑龙江地区当铺总数由1934年
的91家到1944年达到248家,10年中增加1.7倍。
1945年日本投降后,黑龙江地区各省民主政府相继建立,先后创办人民的金融事业,严
格取缔各种盘剥劳动群众的高利贷活动。以高利贷为特点的典当行业,至此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