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日商银行
一 横滨正金银行
1912年11月,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哈尔滨建立分行(见图2-1-3),是日本在黑龙江地
区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总行设在日本横滨(设于1880年)。
横滨正金银行以经营对外汇兑、贴现为主。日本政府颁布《横滨正金银行条例》后,成
为经营外汇的专业银行,也是对外进行殖民侵略的金融工具。该行在旧中国时期,是对华贷
款银行团的成员之一,以大量发行纸币充作货币资本,作为放款的资金来源,实行金融掠夺
。日俄战争时期发行巨额“军用手票”。1913年横滨正金银行大连分行受日本政府之命,在
东北发行“金票”,主要在辽宁一带流通,也曾流入当时的黑、吉两省。1917年,日本政府
令横滨正金银行把发行金票权及国库事务,移交给朝鲜银行,正金银行专发银本位的“正金
银票”。
横滨正金银行设有情报网络,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服务。横滨正金银行哈尔滨分行经理
井村次郎曾亲自编写过《北满贸易金融事情》报告,对北满贸易、金融及其机构、经营状况
等进行过详尽分析,向日本政府提供情报。
黑龙江地区进出口贸易外汇业务,原以华俄道胜银行为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
东北的经济、金融掠夺更加疯狂,进出口贸易外汇业务,由横滨正金银行操纵。该行存放款
业务也不断扩大。与美资花旗银行、英资汇丰银行和麦加利银行比较,存款为四行存款总额
的52.8%,放款占四行放款总额的74.82%,外汇买入占四行买入总额的99.54%,外汇卖出
占四行卖出总额的99.03%。抗战胜利后,横滨正金银行哈尔滨分行随着日本投降而关闭。其
总行于1946年改组为东京银行。
二 朝鲜银行
1916年7月,朝鲜银行在哈尔滨建立分行(见图2-1-4),同时在齐齐哈尔设立支店。
朝鲜银行原为1909年成立的韩国银行。1911年日本颁布《朝鲜银行法》后,始改组更名。总
行设朝鲜汉城。当初资本1000万日元,实收资本250万日元。后几次增资,至1918年,资本金
增至4000万元,实收资本2500万日元。
朝鲜银行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并实行经济、金融掠夺的工具。该行从横滨正金银行接
办金票发行,初期主要流通在东北南部地区,沙俄卢布崩溃后,乘虚北上,盛行一时。
(见附图)
朝鲜银行是操纵东北金融市场的主要力量。在日资银行中,除外汇业务以横滨正金银行
为主外,朝鲜银行的存、放、汇业务,均处于领先地位。1935年前,多数年份朝鲜银行存放
款额都大于横滨正金银行和其他日资银行。到1935年,朝鲜银行的存款额为1378.4万日元,
占日资银行存款总额的50.6%;放款总额为1015.9万日元,占日资银行放款总额的35.5%。
1936年12月,伪满兴业银行成立,朝鲜银行在黑龙江地区的分支机构合并于伪满兴业银行。
三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哈尔滨支店于1919年6月成立,是日本政府在东北拥有特权的特殊银行
之一。东洋拓殖株式会社于1908年,借口“开发朝鲜”设总行于汉城,后移东京。资本最初
为1000万日元,以后增至5000万日元,实收3500万日元。以办理长期实业贷款为重点,也直
接向农林、矿山、畜牧、水产等实业办理所谓“开发”投资。哈尔滨东洋拓殖株式会社自开
办到1928年投资占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在东北三省各地投资总额的20.38%。1929年,哈尔滨东
洋拓殖株式会社贷款总金额占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在大连、沈阳、哈尔滨3处贷款总额的21%。
1939年盈利70.99万日元,为长春、沈阳两地东洋拓殖株式会社盈利之和的2.6倍。1945年
日本投降后,哈尔滨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关闭停业。
黑龙江地区的日资银行,除上述3家拥有特殊地位的银行外,先后尚有10余家。其中,多
数设在哈尔滨,个别设在齐齐哈尔、牡丹江和满洲里等地。设在哈尔滨影响较大的还有以下
几家:
龙口银行哈尔滨分行,最初成立于1913年3月,1917年迁往大连;1920年4月再建龙口银
行哈尔滨分行。5月大连龙口银行将哈尔滨日资松花银行收买(松花银行是1914年5月旅哈日
人出资15万卢布创办的),与龙口银行哈尔滨分行合并。1924年停业。
哈尔滨实业银行(即哈尔滨贮金信托株式会社),1920年5月创建,行址在道里石头道街
32号,1937年在道里买卖街又增设一机构。资本金50万日元,分1万股,实收25万日元。总经
理谷口益太郎。1945年日本投降后停业。
株式会社哈尔滨银行,1921年成立,资本金200万日元,实收50万日元。1933年并入大连
满洲银行,改为满洲银行哈尔滨支店。
正隆银行哈尔滨分行,1924年建立。总行在大连,1906年创建,资本金2000万日元。哈
尔滨分行行址在道里地段街南头路西,经理释河野尤丸,道里南三道街设有出张所。该行与
辽宁土产贸易商往来最多,汇兑业务居一般商业银行首位。1936年12月伪满公布《满洲兴业
银行法》时,与朝鲜银行、满洲银行合并,改组为伪满兴业银行哈尔滨支店和出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