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外贸存款

  1953年,黑龙江地区国营对外贸易机构成立后,外贸企业即与当地人民银行建立存款关 系。但那时外贸存款统计在商业存款科目中,无单独的统计数字。直到1977年,中国银行哈 尔滨分行成立,外贸存款划归其管理后,才单独统计。当年,外贸存款434万元。
    中国银行外贸存款,包括进出口企业存款、外事企业存款和外商投资企业存款3项,均为 人民币存款。各存款的构成,首先来自银行提供进出口企业用于组织商品购、销、调、存各 环节的商品流转贷款,由于销售收入同采购支出在时间和数量上发生先收后支或收大于支而 形成的闲置资金;二是银行对合资企业和外事企业的人民币贷款在使用过程中暂时形成的间 歇资金;三是外贸、外事企业已提未用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基金、大修理基金、职工福利基 金等专用基金。
    1980年以前,黑龙江省自营出口业务尚处于开发阶段,各进出口公司年存款总额仅在五 六百万元上下。1981年初,黑龙江省自营对外贸易成为内地口岸省后,至1983年,出口商品 收购和出口大幅度增长,收购平均每年递增11.2%,出口平均每年递增40.7%。这一期间, 进出口企业和外事企业在银行新开帐户与日俱增,存款余额逐年上升。1983年末,全省外贸 存款总额7619万元,比1977年增长16.5倍。与此同时,由于外事企业发展迅速,其在外贸存 款总额中所占比重,自1977年的0.3%,到1983年末提高到41.2%,存款余额达3124万元。
    1984年,黑龙江省开始引进外资。1985年初,省长陈雷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黑 龙江省吸引外商投资优惠政策22条。当年,银行新增外商投资企业存款8户,余额271万元。
    截止1985年末,全省外贸企业存款总额为52779万元,比1977年增长120倍。其中:
    (1)进出口企业存款,户数由1977年的20余户增加到85户,存款余额5737万元,比198 4年末减少884万元。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银行对外贸进出口公司流动资金管理制度的改革。 在这以前,银行对外贸企业的存款、贷款合开一个帐户,帐户余额在收方时为存款,付方时 为贷款。1985年起,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为促进各进出口公司加强流动资金管理,讲求经济 效益,根据上级行指示精神,对全省外贸企业实行“存贷款分户”管理办法,当年就取得预 期效果。但在当年5737万元存款中,尚有两户年末存款余额超过500万元,12户超过100万元 。
    (2)外事企业存款,户数由1977年的10户,猛增到261户,存款余额达46771万元,比1 984年末净增3亿余元。主要是大庆石油管理局29296万元和石油管理局建设科6636万元两户存 款上升所致。新增牡丹江磁头厂、树脂厂、制油厂等单位专项基金存款1483万元,亦是一个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