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轻工业城市
一、绥化市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是绥化行政公署所在地,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绥化是滨北、绥佳铁路的交汇点,并有绥化至庆安、绥化至兰西、绥化至望奎、绥化至绥棱、
绥化至巴彦、四方台至望奎等公路干线,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全市面积2 743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面积23平方公里。1985年,全市总人口73.2万,其中市区人口20万。
绥化原名为北团林子,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设理事通判厅取名为“绥化”。“绥化”
来自满语艾蒿,为吉祥、安顺之意。
绥化市区(原绥化镇)开辟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当时这里居民很少,仅有几户开客店
的人家,因地处永安和津河两大集镇之间,是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逐渐成了较为闻名的集
镇。1878年(清光绪四年),这里的商民合力开挖城壕,为城镇的形成打下了基础。1887年(清
光绪十三年),划分街基,修建城壕,规模约为4平方公里。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划为
绥化府城区。1913年(民国2年)废府为县,归绥兰道,重建城基。1925年(民国14年),呼海铁
路通车,城镇向东扩展,交通便捷,人口渐增,到1932年有居民4 908户,23 594人。东北沦
陷时期,街基有所扩展,成为松花江以北农业县份中较大的城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到1985年,国营工业已有33家,加上集体、
个体、乡镇工业共有400多家,工业总产值达1.8亿元。198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绥化县
改为绥化市。绥化市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机工业为主的中小型工业城市。
二、安达市
安达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属绥化行政公署辖区。滨洲铁路从本市区经
过,还有通往各地的公路干线,交通方便。全市面积3 67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1平方公
里。1985年,总人口42.5万,其中市区人口13万。
安达市系蒙语“谙达"的音转,为“朋友”之意。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随着中东铁路(现滨洲铁路)的建设,设停车站于此,命名为
安达站。1906年(清光绪三十五年)设安达抚民府,后改为厅。1913年(民国2年),改厅为安达
县。东北沦陷时期仍称安达县,隶属滨江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安达县人民政权。1960年4月,大庆油田开发时,撤县设安
达市。1965年1月,大庆油田改设特区,安达又恢复县制。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
安达县,恢复安达市建制。到1985年,全市工业有日处理鲜奶200吨的黑龙江乳品厂和日处理
鲜奶100吨的市乳品厂,产品行销全国并对外出口。安达毛纺厂年产240万米各种毛料,占全
省精纺毛织品总产量的50%。还有日处理甜菜1 000吨的安达糖厂,以及建材、轻工、机械等
工业共110多家。1985年,工业产值近2亿元。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草原约275万亩),
拥有奶牛2万多头,是全国拥有奶牛较多的市县之一。甜菜种植面积大,单产高。城市建设的
日供水能力达8 000吨,日排水能力2万吨,铺设了部分高级道路,修建了铁路跨线桥,一座
具有相当规模的人民公园正在建设中。安达市已成为以乳制品、制糖业为主的轻化工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