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市中心区规划
哈尔滨市在“一五”期间编制市中心区规划,确定中山路、文昌街地段为城市中心,哈
尔滨工人文化宫及黑龙江省政府办公楼、省公安厅办公楼、北方大厦等大型公共建筑都是据
此规划建设的。还通过详细规划,指导哈尔滨医科大学等一批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建设,
使学府路文教科研区初具规模。“二五”期间编制道里、道外、南岗、太平、香坊、动力等
6个行政区的详细规划,为各区提供了建设发展方向和依据。还编制了将经纬街北端、松花江
南岸地段建成市的行政中心的详细规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编制道里市场、金融大
厦、省社会科学院等一批大型公共建筑的详细规划。这些详细规划,已经开始弥补城市建设
中“见缝插针”的缺陷。牡丹江市在1959年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编制了市中心区规划,确
定由火车站以南至南泡间为城市中心区,规划机关团体分布于此,是市内商业、交通、文化
娱乐中心。辟有矩形中心广场,东西宽l40米,南北长380米,总面积5.3万平方米;设有花
坛,草坪和绿地,可容纳6万人集会。广场两侧为工人文化宫、人民银行大楼,25米高的八女
投江纪念碑位于广场轴线中央。中心区的半径为l至1.5公里。佳木斯市在1982年组织规划人
员和建设管理员普查整个城区,对城市空闲地、旧市区需要改造的地段做了全面调查。同时,
对柳树岛、猴石山、老干部疗养院、合江商业干校等6处提出详细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