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道路广场规划
哈尔滨市1958年以后编制市政府广场、南岗秋林公司广场、太平东直路桥头广场的详细
规划。“二五”期间还编制红旗大街、红军街、中山路、大直街、新阳路等一批主干道的详
细规划。1984年提出干道网,由主干道、次干道、一般干道三级干道组成。红线宽度分别为
60米、40米、30米左右。齐齐哈尔市1978年开始编制城市道路规划,1984年公布实施。规划
中心城区干道总长度227.9公里,主次干道77条。除规定了它们的性质、红线宽度外,对次
一级的城市道路布置、等级等亦有相应的规划。牡丹江市在1959年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编
制了火车站站前广场规划。规划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60米,为矩形。场内东西两边为公共
汽车停车场、无轨电车停车场,中部为小汽车停车场,还可供集会使用。广场布置4块绿化草
地和两个小游园。广场中心设一座纪念碑,四周布置3—4层的建筑群体。佳木斯市沦陷时期,
在修建火车站的同时,规划设计车站广场,占地面积7公顷。1981年,对该广场重新规划,站
前路以北为“站前游园”,园内植乔灌木、草坪、花卉,并有座椅、花架,成为旅客和居民
休息的场所。1959年,设计建国十周年纪念塔时,编制沿江广场详细规划。广场功能性质为
文化、休息场所,占地面积1公顷。1976年市政府决定彻底改造杏林河时,编制杏林路详细规
划。规划利用河身修建地下人民防空战备工程,两侧为排水暗渠和集中供热管道。地上中间
为绿化带,形成街心公园,两侧为车行道及人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