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污水处理
全省16个城市中多数无污水处理场。城市的雨水、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大部分直接排入
松花江、嫩江和牡丹江,使江河受到严重污染。
齐齐哈尔市政府为治理江水污染于1970年,在市中心城区西南17.5公里处的嫩江岸边大
民屯兴建一处污水处理场,现称齐齐哈尔氧化塘。氧化塘由4条土堤围成,面积800公顷,容
积l 310万立方米。在塘的入口处设有l座提升泵站。这个泵站将中心城区管网的污水截流,
经明渠排入氧化塘,利用氧化塘的自净能力和光合作用,使污水自然氧化和分解,达到净化
的目的。经过十几年的运行,这项工程对净化嫩江水质和支援当地农业生产都起到了积极作
用。但是,由于原工程设计能力低,设施不配套,再加上城市污水量增大,使氧化塘处于超
负荷运行状态(每天污水入塘量为17万立方米,超出设计能力7万立方米)。因此,于1985年开
始对氧化塘进行全面改造,在塘内修筑4条全长5.22公里的导流坝,将大塘改建为5个小塘,
利用自然地热分格导流。氧化塘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5万立方米,并提高了污水净化标准。
绥化市污水采取分质排放办法处理,居民生活污水和一般工业废水排往镇西部汇水系统,
有害工业废水排往镇东部汇水系统。绥化市于1967年投资34万元建成氧化塘——土地处理系
统排水工程。这个氧化塘贮存库容积38万立方米,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修建混凝土和砖砌
防渗灌溉主干渠1.65万米,支干渠3 000米,简易泵站4座,灌溉菜地面积6 000亩。全市东
部除酸碱废水外的一切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全部排入氧化塘贮存库。每年春夏秋三季将
污水通过氧化塘净化后,再灌溉菜地。冬季可以贮存污水。经过17年的运行,这个工程可以
达到净化污水,防止污染,并灌溉农田的目的。
安达市氧化塘位于安达市铁东北部郊区,距市内约3公里。该塘于1984年6月10日动工修
建,1985年12月竣工,总投资为126.4万元。氧化塘工程库容量东塘47 013立方米,西塘40 192
立方米,并建成污水排放管道13.4公里,泵站7座,设计能力日净化污水2万吨。这座氧化塘
的建成不仅解决了黑龙江毛纺厂、黑龙江乳品厂、大庆石油学院等单位的污水处理问题,而
且为企业节省了污水处理费用。企业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每吨废水要投资450—500元,
而利用氧化塘处理,每吨废水投资仅是污泥法投资的1/6—l/7。
哈尔滨市污水生物处理试验研究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为探索哈尔滨市污水在
低温条件下生物处理的特点和规律,为哈尔滨市及松花江流域的城市污水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于1978年10月,在省、市科委和环保部门的指导下,由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市政局
科研所、哈尔滨市排水事业管理处组成联合试验小组,负责进行此项科研试验。到1985年,
已先后进行两项试验研究:一项是1979年4月到10月,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污水试验室进行
的活性污泥法小型模型试验。水样是将正阳河、高谊街、井街等3处的污水截流到五道街混合
后取出的。试验结论:(1)采用完全混合法与生物吸附法处理哈尔滨城市污水在技术上是可行
的。(2)空气混合法优于生物吸附法。一项是悬浮载体生物膜法小型试验。此项试验,经省科
委1981年6月25日鉴定,决定继续进行中型试验。经过中型试验,哈尔滨市排水管理处在严寒
地区采用生化处理污水的试验研究,被哈尔滨市城市污水中试委员会鉴定认为,已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