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排水设施的施工和维护

  一、排水设施的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黑龙江省排水技术、材料和工艺落后。当时使用的大口径排 水管材都是现场人工捣制的。管道施工采用开槽方式,挖土方、打基础、布管材等工序全靠 手工操作。随着建材工业的发展,逐步大量采用离心式机制管材,其中包括滚压式和小口径 自应力管材。在施工技术和工艺技术上均比较先进。
    (一)顶管施工技术。这是地下挖土顶进不开槽的作业方法,多用于短距离穿越地面障碍 的地段。哈尔滨市排水处于1965年试制成功的“哈顶一号机”。当年在太平东直路、南直路 交角处施工使用。此机是适用于内径1.4米水泥管顶进的专用机组,在松花江沿江截流、马 家沟截流等穿越地面障碍的排水干线施工中发挥明显作用。
    (二)人工降水技术。降低地下水位技术是排水施工中不可少的手段。哈尔滨市从1961年 起,先后在道外北六道街改造工程、东直路泵站工程、马家沟截流工程和高谊街泵站工程中, 普遍采用轻型井点法,效果很好。近年来,在轻型井点系统组合真空系统方面有所发展,以 射流式真空系统代替水环式真空泵。应用人工降水技术,以条形刚性基础代替木桩。
    (三)冻土松动爆破技术。哈尔滨市冬季气候寒冷,冻土层施工难度较大,采用冻土松动 爆破法攻下这一难关。1965年,哈尔滨市利用两个月时间,先后在西河沟、正阳河大泡子、 道里工程街和道外部分群众聚居街道上施工采用冻土松动爆破技术,保证了安全施工。
    (四)小口径不开槽换管方法的试验。1985年哈尔滨市进行陈旧小口径管道不开槽换管方 法的试验。试验办法是:在旧管位上设一个类似顶管工作坑的操作室,使机械推动特制的金 属顶头沿原管位水平顶进,将旧管胀碎推出,再顶进新管。经过反复试验,此种换管方法基 本成功。
    二、排水设备的维护
    在排水事业中,维护保养设备,清掏管道积物是一项经常性的繁重任务。各市为了减轻 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都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建立管道清掏制度。排水管渠,往往由于水量不足,坡度较小,污水中污物过多或 因施工不良,经常发生沉淀、淤积,影响管道畅通,甚至造成堵塞。为了保证排水管道经常 畅通,各市都建立了清掏管道制度,定期清掏。齐齐哈尔市规定每年普遍清掏管道1次,中心 区管径较小的主干线每年清掏2次。牡丹江市规定每年春秋两季普遍清掏1—2次,雨水井每年 清掏6—8次。
    (二)变体力劳动为机械化操作。为了改变作业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各 城市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以实现排水工人操作机械化的目标。全省先后试制成功射流真空吸 泥车、竹皮推进器、滚动滑梯手提抓泥斗等机具,再加上使用吸泥车、射水车和运泥车等专 用设备,由井上作业代替井下作业,以机械化、半机械化作业代替手工作业,从根本上改变 了排水工人恶劣笨重的劳动条件。1985年,哈尔滨市排水处试制成功的链条式捞草机,在清 除排水管渠的积物上,又取得较好效果。
    (三)排水泵站的维护保养。为保证泵站设备(包括水泵、电机和配电盘等)经常保持良好 的工作状态,各城市都建立排水泵站设备保养维修制度。哈尔滨市1965年以前,排水泵站实 行家庭承包制的办法管理。1973年,成立哈尔滨排水泵站管理所,统一管理哈尔滨市排水处 所有泵站的运转和维护工作。该所先后建立《泵站站长和运转工人岗位责任制》、《泵站职 能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泵站运转安全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并在管理所设置机械、土建 和电工维修班(组),直接为各泵站的机电设备维修服务。齐齐哈尔市对泵站设备建立日常保 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三级保养制度。日常保养由当班工人进行,重点是擦拭设备,紧 固易松动部位,检查零部件的完好状态,保持设备清洁、润滑。二、三级保养以专门维修人 员进行为主,并吸收操作人员参加。各级保养规定的周期是:水泵大修周期运转为2l 600小 时;中修连续运转为576小时;低压配电盘表,一般每季一小修,2—3年一大修;电动机的保 养周期根据周围的环境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