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
运
含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两种。
(一)有轨电车
哈尔滨市有轨电车1921年初开始创办,1927年10月10日正式建成通车;是黑龙江省较早
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哈尔滨至今是全省设立有轨电车的唯一城市。它最初开辟了由哈
尔滨发电厂至道里友谊路(原警察街)、南岗博物馆(原尼古拉教堂广场)至哈尔滨铁路局两条
线路,线路长度8公里,配车14辆。后来开辟了火车站至道外景阳街第三条线路。到1931年为
止,有轨电车共有30辆,线路3条,站点21个。
1934年,开辟道里十六道街至安和街第四条线路,增设4个站点,增加有轨电车20辆。
1945年“八·一五”光复时,共有有轨电车50辆,线路4条,站点25个。1948年11月1日,开
辟道里银行至道外十六道街第五条线路。1949年,开辟马家沟文明街至道外景阳街第六条线
路。1950年,开辟道外景阳街至滨江站第七条线路。1953年,开辟南岗秋林至太平桥第八条
线路。到1958年,共有有轨电车137辆,线路八条,线路长度36公里,客总数7 888万人次,
是有轨电车发展的高峰。
后来,在无轨电车逐步发展、有轨电车逐渐衰退的情况下,自1958年7月21日至1970年4
月16日,先后拆除有轨电车第四线、第一线、第七线、第二线、第八线、第三线。1976年1月
6日,经市领导同意,有轨电车全部停运。有轨电车的厂房和大部分人员归属于公共交通客车
厂管理,一小部分人员转入汽车公司。同年11月20日,客车厂又把有轨电车交回电车公司。
当年12月3日至12月22日,有轨电车一线、二线(原第五、第六线)恢复通车。到1985年,哈尔
滨市电车公司共有有轨电车40辆、线路2条、站点20个(1986年3月至1987年6月全部拆除)。
(二)无轨电车
为满足城市客运发展的需要,中共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决定用集资的办法(发行地方公债)
增设公共交通工具——无轨电车。这个决定得到全市人民的热烈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即
筹款400多万元。电车公司与50多个单位大力协作,于1958年12月31日建成省政府至哈汽轮机
厂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并正式通车,全长6.14公里。无轨电车本身造价比有轨电车低1/3,
线路造价每公里比有轨电车低2/3,还可节省大量钢材和木材。无轨电车是现代城市较理想
的交通工具之一,不仅速度快、舒适、减少城市噪音,而且增加城市的美观。1959年初,这
条线路由省政府延至博物馆,1960年3月30日,由博物馆延至道里友谊路。1959年5月1日,开
辟由新阳路经康庄路到博物馆第二条无轨线路,1970年3月15日,由道里斜文街延至哈锅炉厂。
1960年,开辟由友谊路至公滨路第三条线路。1966年4月10日,开辟由博物馆至太平桥第四条
线路。1977年5月25日,由博物馆延至西大桥,1978年1月9日,由西大桥延至和兴路,1982年
5月,由和兴路延至炉具厂。1975年7月1日,开辟由博物馆至景阳街第五条线路,1977年7月
15日,延至太平桥和新阳路;1978年4月28日,延至友谊路;1979年10月1日,延至哈铁车辆
厂文化宫。1984年10月1日,开辟电影机厂至道里经纬街第六条线路;1986年4月1日,由经纬
街延至滨江站。1984年11月8日,开辟由电影机厂至北方剧场第七条线路;1986年7月1日,延
至道外景阳街;同年10月16日,由景阳街延至道外十六道街。截止1985年末,哈市无轨电车
线路共有7条、电车234辆、站点110个。
1958年,齐齐哈尔市第十七次市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无轨电车筹备办公室,在市政府直
接领导下,由市内建华厂、和平厂、北满钢厂、东北重机厂、车辆厂、华安厂、第一机床厂、
第二机床厂等8个工厂集资兴办。在哈尔滨电车公司的支持下,胜利完成火车站至龙江饭店
2.8公里线路的架设任务,于1959年2月16日正式通车,市长高衡参加通车仪式并剪彩。1960
年,开辟两条线路,由一百延至解放门为一线,由一百延至群英楼为二线。两线全程由火车
站始发至群英楼为终点站。1968年,二线由群英楼延至糖厂;1984年,一线由解放门延至西
虹桥。到1985年底全市共有两条线路,第一条线路由火车站至西虹桥,全长5公里,共10个站
点,单程行车时间22分钟,投放无轨电车18辆,行车间隔高峰3至4分钟,平峰4至5分钟,每
天每辆行车12周次;第二条线路由火车站至糖厂,全长8.6公里,共14个站点,单程行车时
间33分钟,投放车辆38辆,行车间隔高峰5分钟,平峰6分钟,每天每辆行车9周次。
二、服
务
1953年,哈尔滨市电车公司开展以“找窍门”挖潜力为中心的劳动竞赛,到年底于耀先
被评为一等生产模范。这一年里,工人共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关键窍门204件,有2 725人次获
得竞赛奖,提前3个月完成了全年计划,全年收入超过计划的38.1%。1956年,迎接全国先
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公司又掀起竞赛新高潮,全年受奖1 471人次。1959年,为迎接国庆10
周年,公司党委提出“四快、五好、六满意”的号召(四快是售票快、疏导乘客快、开门快、
导车快;五好是安全好、发车间隔好、扶老携幼好、宣传解释好、卫生好;六满意是上下班
同志满意、外地乘客满意、老年人满意、妇婴孕妇满意、病残者满意、政府满意)。从1月18
日到4月23日,有轨厂就收到乘客表扬信77 571件,并在第一季度被评为红旗厂。1980年4月
20日至6月20日,开展“乘客满意奖”活动,表彰乘客满意的乘务员7名、司机2名、包车组4
个。1984年,整顿服务作风,公司先后召开3次外勤职工大会,举办各类人员学习班47次,
组织优质服务表演6次。1984年,在全国68个城市优质服务竞赛中,有轨一线被评为全国优质
线,无轨四线被评为省优质线,无轨8202等7个组被评为全国优质包车组,无轨6524等17个组
被评为省优质包车组。
1964年,齐齐哈尔市电车公司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有4人被评为服务标兵和市劳动模范,
1个组评为先进包车组。1980年9月全11月,该公司开展“乘客满意立功”活动,共收到表扬
信2 201封,评出乘客满意立功奖的乘务员27人、司机9人、优质服务包车组12个。1985年,
参加全国十大窗口、千家竞赛优质服务活动,涌现好人好事42件,收到选票和表扬信5 832
封,拾金不昧36人次。
三、票
制
哈尔滨市有轨电车票价。1927年10月至1933年8月实行:普通票,一区5分、二区1角、三
区1角5分、(哈大洋,下同);联票,l元、22张;学生联票,3元、100张。1933年9月至1938
年6月实行:普通票一区4分、二区8分;军人票一区2分、二区4分;联票,1元、26张;学生
月票,一区l元2角。1938年7月至1941年6月实行:普通票,一区5分;联票,1元21张、3元
64张;学生月票,一区l元2角;军人票,单程3分、往复5分;包车1车1次3元。1942至1945
年实行普通票,1角(伪币);联票,l元、10张;中学生月票2.1元、小学生月票1.7元;军
人票,单程5分、往复1角。1946年至1951年实行:普通票,一区400元(东北币,下同)、全区
600元;军人票,一区200元、全区300元。1952年至1954年实行:普通票,全区500元(旧版人
民币,下同);军人票,全区200元;联票,4 000元、10张。1955至1965年3月实行:普通票,
全区5分(新版人民币,下同);军人票,全区2分;联票,4角10张;学生月票1元5角;有轨专
线月票2元4角;有轨通用月票4元。1965年4月至1976年1月实行职工月票,有轨通用每张由4
元降为3元,职工有轨专线月票由2元4角降为2元;普通票有轨电车每区由5分降为4分,学生
有轨专线月票1元5角;停售电汽车联票。1976年10月至1985年实行普通票5分,有轨专线月票
每张2元7角5分(含城市公用事业附加10%,下同),有轨、无轨通用月票4元9角5分,学生有
轨专线月票2元。
哈尔滨市无轨电车票价。1958年12月至1965年3月实行:普通票,一区6分、二区l角2分;
月票职工专线5元,职工一区2元5角,学生专线2元I联票5角10张。1965年4月至1975年7月实
行:普通票,一区5分、二区l角、三区l角5分;月票职工专线3元5角,职工一区2元5角5分,
学生专线2元。1975年8月至1985年12月实行:普通票,一区5分、二区l角、三区1角5分;月
票职工专线3元8角5分,学生专线2元,有轨、无轨通用月票4元9角5分。
齐齐哈尔市无轨电车票价。自1959年2月16日通车以来,普通票,一线一区5分,全程l角,
一百站为区段分界线;二线,一区5分、二区1角、三区1角5分,一百、新立屯站为区段分界
线。同时发售各种月票。
四、安 全
哈尔滨、齐齐哈尔两市电车公司在营运中十分重视安全行车,结合行业特点,不断向职
工进行安全教育,经常针对不安全因素采取各种措施,制定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每年冬
运前要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员每周要进行1次路检,公司每月进行1次联检,还不定
期的组织交通事故图片展览和放映电视录像。1985年,齐齐哈尔市电车公司组织安全教育课
15次,参加人员350人次,从而减少了行车事故。但行车事故亦时有发生,这期间全省电车发
生的重大事故有:
1.哈尔滨市电车公司有轨16号车司机黄淑芳,1968年4月15日在道外大新街,由于观望
不够,将被害人周文忠双腿压断,做了截肢手术,公司经济损失12万元。
2.哈尔滨市电车公司无轨一线6553号车司机吕守臣,1985年9月30日9点50分在大庆路由
北向南行驶,前处有一东风三轮车,准备从右侧过去。由于速度快,打舵过急,车辆形成90
度,转弯驶向右方支路,将路旁直径30厘米树刮倒后翻车,车辆损坏,乘客轻重伤47人,有
6人住院治疗。
3.齐齐哈尔市电车公司无轨17号车司机王文柱,1965年1月6日5点50分在龙华路邮局门
前,虽在过十字路口时减速鸣笛,发现有人过路又轻踏刹车,准备绕道行驶,但当时天黑有
雾判断不清,左轮刹车无效,距离过短,发生肇事,将被害人40岁女农民邢立莲撞伤致死。
4.齐齐哈尔市电车公司无轨16号车司机董占生,1976年6月29日9时由解放门向火车站行
驶至南大街第二百货商店停车站,停车上完乘客后起车由北向南行驶,当电车刚离开停车站
时,恰遇由北向南骑自行车的女中学生郑喜燕从电车的左侧超越电车中部,电车这时逐渐向
马路中心驶去,郑一时惊慌,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被电车左后轮从头部挤压过去,当即死亡。
五、供
电
哈尔滨、齐齐哈尔两市电车公司根据电车营运的需要,逐步修建比较完善的供电设施。
哈尔滨市电车公司到1985年底共建6个供电所,分布于道里区地段街7号、南岗区小文明街1
号、动力区绝缘街9号、南岗区西大直街249号、香坊区农田街l号、动力区大庆路副76号。
齐齐哈尔市电车公司到1985年共建两个供电所,均设在车库附近。
六、维
修
哈尔滨市电车公司在有轨电车创办初期即建有机工、锻工、木工、铸工、铁道、油漆部,
并设有轨道转辙台用于电车驶入修理。1959年,建立修配厂,负责大中修;有轨和无轨各厂
设有保养车间,负责一、二、三级保养。1985年,有轨电车中修4台,一级保养717台,二级
保养45台,三级保养38台;无轨电车大修10台,中修10台,一级保养2 963台,二级保养697
台,三级保养31l台。齐齐哈尔市电车公司自1959年无轨电车通车后,即在联营商店后侧建立
电车保修厂。1971年,将南车库的1/2改为大修车间,基本保证了车辆的维修;1985年,车
辆完好率达到98.5%。
七、管
理
哈尔滨电车公司1921年成立初期,隶属于哈尔滨电业公司(后改为电业局)。它从开始创
办到1931年,公司性质经历商办、官商合办、官办3次变化。1934年12月,有轨电车转让给伪
市公署交通局;1938年7月,改为交通株式会社;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有轨电车归我
国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国营大中型企业。职工
人数,1931年898人,1945年8月370人,1949年661人,1957年l 342人,1985年发展到4 396
人,其中干部322人、工人4 074人。齐齐哈尔电车公司自1958年成立以来,隶属关系经历了
市交通局、公用局、城建局的多次变化,1978至1985年划归市公用事业总公司管理。职工人
数,1959年28人,1961年145人,1965年 192人,1977年441人,1985年发展到688人,其中干
部45人、工人64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