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低层住宅建筑
一、俄罗斯式住宅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哈尔滨陆续修建一批俄罗斯式建筑风格的铁路职工住宅。这批住
宅砖木结构,平房,木屋架,坡屋顶,火墙采暖。根据北方气候寒冷的特点,外砖墙很厚,
入口处有门斗,每户设一玻璃凉亭,夏季用于纳凉,冬季用于贮存食物。设计手法巧妙,平
面布置灵活,立面造型别致;采取不同形式的山花、屋盖,各式各样的门窗,烟囱亦多种多
样。建成后的住宅,每栋造型各异。
中东铁路时期建造的职工住宅,不仅造型处理巧妙,还以住屋为中心,四周为绿地,用
矮花栅栏围成一个院落,这也是哈尔滨早期住宅建筑的一个特点。
二、马架式住宅
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时,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南岸边一片荒草甸上临时搭起马架式住宅。因
前后六排,每排六个,得名“三十六棚”。“三十六棚”简陋低矮,面积狭小,最大的六七
十平方米一个,最小的三四十平方米,两端开门,门亦是窗,做饭的锅台在棚一端的角落里,
沿地面有一通长的矮墙式烟道,既是冬季室内取暖设备,又兼做工人休息用的坐凳,无厕所
和下水道;住居民800余户,脏水、垃圾、粪便遍地,夏天污水横溢,卫生条件极差,传染病
十分猖獗。东北沦陷时期,“三十六棚”的中国工人居住条件仍然很差,还是几代人挤在一
间小屋里。解放后,政府补助部分资金,对房屋进行维修,条件有所改善。1978年开始,国
家和地方政府对“三十六棚”进行改造,居民陆续迁进新居,住上了宽敞的楼房。
三、别墅式住宅
这种住宅有位于今哈尔滨市南岗区颐园街1号,原为一法国资本家的高级别墅。该别墅建
成于1923年(民国12年),为砖木结构,是一栋传统的古典建筑,平面和立面采用不规则的自
由式布局,结合功能要求,室内空间有层次的展开,入口在北端,由门廊过渡到主门厅。主
门厅是一个二层楼高的大空间,它通向客厅。二层为卧室,有开向室外的大露台。室内装饰
采用楸木做墙裙,雕花天棚,色彩浓重,做工精细,花纹生动活泼。连续的拱门,天棚中间
悬挂一座精雕细刻的木制大吊灯,典雅华丽。主立面采用壁柱式的垂直划分的处理手法。中
央部分做通高到顶的凸出体,附以科林斯巨型壁柱,采用孟沙式双折高屋顶,圆形老虎窗突
破檐口小花,与檐上文艺复兴时期的花栏杆相连,似串珠围成了女儿墙。整个建筑造型协调,
色彩淡雅,清新大方。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访苏联回国途经哈尔滨时,曾在这里工作和居
住过。1977年12月26日,在此开办“毛主席视察黑龙江住址纪念馆”对外开放展出。该建筑
已被列为市一类保护建筑。
四、帐篷顶式住宅
此种住宅如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北方大厦东侧的一幢原为中东铁路的私人高级
住宅,建筑造型独特,似一座帐篷顶式别墅。主体采用不对称的自由式布局,高低错落,富
有变化,入口处设凹进的角部,上有雨棚,棚顶层则巧妙地安排了大片的玻璃间的凉亭,形
成主入口处的重点部位。屋顶为木结构,悬挑出较大的檐头构件,使之产生较深的阴影区。
窗的形状为任意形,上下不对位。外轮廓线设计独特,似安徒生童话里所描绘的小屋。建筑
物以米黄色与白色间穿插,明朗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