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东正教教堂建筑

  一、尼古拉教堂(俗称喇嘛台)
    该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最高点黑龙江省博物馆广场中心,是一座典型的俄罗 斯木结构建筑。是经俄国沙皇批准,在俄国彼得堡由俄国人设计的。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l 0月13日动工,1900年12月18日建成。
    教堂平面为南北向希腊十字式,集中对称布局。全部由圆木架井干式构成,内部围成巨 大的穹顶空间。外形充分体现俄罗斯木结构帐篷顶的传统形式。八角形帐篷顶端高举着一个 洋葱头形小穹顶,中间以变细加长的鼓座相联结,增强了耸入云霄的垂直感。这座建筑以其 艺术形象的雄伟、简朴、庄严和轮廓的生动端正、形式与细部的雅致、绝美的比例而成为世 界卓绝的建筑作品之一。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二、圣索菲亚大教堂
    该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建筑。始建于1907年(清光绪三 十三年),原为一座木结构的小教堂,1921年(民国10年)重建。1923年开始第二次重建,共用 9年时间,于1932年建成现规模的砖石结构的大教堂,改名为哈尔滨东正教神学院。设计者俄 国建筑师科亚西克夫。
    教堂平面为不等臂的十字形。能容纳2 000人的大殿由一巨大的穹顶所覆盖,在中央构成 特殊的球面,形成巨大而丰富的室内空间。圆顶伸出屋面之后是一个八面体的大柱墩,每面 上各开1个高侧窗,墩的顶部经过多层复杂的线脚过渡到上层的十六面体,每面同样各开1个 高侧窗,檐口有花瓣形和钟乳体装饰线角。通过这样两层柱墩,举起1个造型饱满而巨大的“洋 葱头”式穹顶,并以其为轴心布置4个不同大小的“帐篷顶”,主从有秩。
    教堂装饰十分精美,罗马风格的连续拱券,窗两侧用砖砌成的方、圆相间的壁柱,“帐 篷顶”上火焰形尖券,使得这座大教堂既有雄浑壮阔的外貌,又有华丽多彩的细部。远远望 去,红砖墙,绿穹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宏伟多姿的迷人景色。为哈尔滨市一类 保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