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础工程
第二篇 建筑施工技术
黑龙江省的早期建筑结构简单,荷载轻,一般以灰土夯实为基础。19世纪末,沙俄在哈
尔滨修建的中东铁路职工住宅、办公用房、商店等,开始使用砖基础、毛石基础、毛石混凝
土基础、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水平逐步提高。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修建
的哈尔滨秋林公司大楼,基础曾做过特殊处理:在原始土上用碎砖头灌以石膏、石灰与水泥
搅拌的混合砂浆,抹成30厘米厚的垫层再在垫层上砌成用铅水灌缝的花岗岩石基础。此基础
至今仍完好,坚固异常。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业待兴,建筑增多。尤其“一五”
计划开始以后,高、大、精、尖的建设项目增多,相应的推进了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各种新型基础不断涌现。50年代中期应用了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和沉箱基础,60年代首创
爆扩短桩基础,70年代采用筏片基础和箱形基础,80年代试验成功钻孔灌注桩基础,为基础
的常温和冬季施工闯出了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