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砌块墙体
砌块用于建筑工程墙体始于50年代初。最初采用的苏醒混凝土砌块,利用工业废渣蒸养
而成的煤渣硅酸盐砌块,主要用于不承重的内墙。60年代,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和德都县
有关单位协作,利用当地火山渣、浮石生产出火山渣实心小砌块,用于平房和二层楼房内外
墙体,建房达1万余平方米。因用的是无熟料水泥,单层砌筑灰缝出现冷桥,故未大量推广。
在哈尔滨市,采用了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框架结构的围护墙体和平房的承重墙体,浮石混凝
土实心砌块亦作为承重墙体使用。70年代,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框架轻板建筑体系的配套墙
体材料,在哈尔滨市有较大发展。1978年,哈尔滨市为大力推广框架轻板建筑体系,成立了
哈尔滨市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已形成年产40万平方米框轻建筑所需配套构件生产能力。80年
代初,开始试制浮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它是利用火山矿资源——浮石作轻骨料制成的,
是寒冷地区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墙体材料。边试制边推广,首先在县镇民用建筑中试用。1982
年11月至1983年9月,在林口县用浮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外墙,先后建造了住宅、办公室
和仓库等4栋试验建筑,外墙采用四排孔双层交错砌筑,单面抹灰;办公室内横隔山墙为三排
孔单砌墙体,单面抹灰。1983年,牡丹江市郊区建房,也使用了此砌块。1984至1985年,浮
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用于城市高层建筑的围护结构和低层(一、二层)建筑的承重结构,
如牡丹江商业大厦的围护结构和江滨老干部住宅楼(二层)的承重墙,均使用此砌块。
为适应浮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推广应用,1985年末,全省已建成11个砌块生产厂,
规模较大的是牡丹江市空心砌块厂,年产砌块l万立方米,其产品1985年10月通过部级鉴定,
质量达到了建设部JQJ44—82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