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预制大板墙体
预制大板墙体是适应建筑工业化的一种新型墙体,与大板建筑、“内装外砌”、框架轻
板等建筑体系配套使用。黑龙江省推广大板墙体始于60年代,七八十年代有较大发展。主要
有炉渣硅酸盐墙板、陶粒混凝土墙板、振动砖墙板、浮石混凝土墙板、混凝土墙板、加气混
凝土复合墙板等。
一、陶粒混凝土墙板
1968年,建工部第六直属工程局在大庆龙凤石油化工总厂的工业厂房首次应用了粘土陶
粒混凝土墙板。1973年,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将页岩陶粒混凝土墙板用于三至六层住宅楼的
内外墙;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的工业厂房采用了页岩陶粒混凝土墙板。省第四建筑工程
公司于1978至1981年先后建造陶粒珍珠岩大板楼24栋(四至五层),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陶粒
珍珠岩外墙体、普通混凝土内墙板和楼板由公司所属加工厂预制,外墙板厚320—350毫米,
设计标号75 ,容重l 300公斤/立方米,按四单元五层定型设计,7种规格,15种型号,一
栋楼房共240块(五单元五层为290块),最重板4.5吨左右;内墙板为普通混凝土预制大板;
板与板之间以水泥砂浆灌缝。
墙板吊装采用QT3—8吨塔吊,四层以下采用15吨履带式起重机,三层以上还可配合40吨
轮胎吊。为避免板材承受横向压力,均采用横吊梁(铁扁担)吊装。
二、混凝土墙板
该墙板是一种配少量钢筋,用于“内装外砌”建筑体系的预制内墙板。70年代初,用于
四至五层住宅建筑;80年代,用于高层建筑。
1980年,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的省规划院住宅楼、省林业科学院住宅楼;1982年,
哈尔滨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的省中医学院两栋住宅楼等工程采用“内装外砌”新结构,
其内墙为100—16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板,200混凝土。采用先砌外墙后装内墙的方法组织
快速施工,l栋楼四个半月交付使用。1983年施工,采用“内装外砌”建筑体系的哈尔滨松花
江大桥新村十二层点式住宅楼,建筑面积6 082平方米,层高2.8米,内墙七层以下为150毫
米厚的混凝土墙板,八层以上为100毫米带挑檐的混凝土墙板;混凝土标号为200 ;用3—8
吨塔吊进行垂直运输。100毫米厚带挑檐的内板为成组立模生产,150毫米厚无挑檐墙板为叠
层生产。
为配合推广“内装外砌”住宅建筑体系,省第二建筑构件厂采用成组立模工艺,生产两
种板型混凝土内墙板:一是纵向内墙板,适应于进深4.8米、4.5米;一种是横向内墙板,
适用于3.6米、3.3米、2.7米及2.4米开问,板厚均为100毫米。适用的楼层高度为2.8米、
3.0米。为满足楼板的搭接长度,内墙板顶部每边出檐3厘米,檐高10厘米。成组立模有悬挂
式与下行式两种生产形式。该厂采用悬挂式,一组为10模9板,两块边模为保温模,内填充矿
渣棉作保温材料。八块中间模四周各用两根14﹟槽钢扣焊在一起,中间用矿渣棉填充作保温
模框,可根据生产需要,组合成3模2板到10模9板等各种形式。立模生产的制品表面平整光滑,
不需抹灰。
三、浮石混凝土墙板
1968年,大庆建材混凝土构件厂生产的浮石混凝土墙板,首次用于组装油田井口装置的
保温房和值班房。1973年,生产的浮石全轻混凝土墙板,用于油田计量站、中转站和联合站。
1978年,大庆建筑公司构件厂和大庆建材混凝土构件厂成批生产民用住宅楼的浮石混凝土外
墙板和大楼板。从此,大庆地区民用住宅大量推广应用。1978年,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首次
将浮石混凝土墙板用于工业建筑——新华电厂主厂房。其后,富拉尔基第二电厂、牡丹江第
二电厂、大庆三十万吨乙烯联合化工厂自备电站等工程也采用了此种墙板。80年代开始,哈
尔滨地区亦大量用作住宅楼、办公楼、招待所等民用建筑的内外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