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

  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应用始于1954年。初期,工业建筑的柱、梁、大型屋面板等在施工 现场就地预制。东北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第一、第二工程处在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 哈尔滨锅炉厂等三大动力厂施工中,现场浇注梁、柱采用活动底模(亦称“三节”脱模);基 础梁、吊车梁采用工具式模板;小型预制构件采用翻转脱模法,快速脱模法等生产。1957年, 部分土建公司附属构件厂和区域性构件厂相继成立,部分构件在构件厂预制加工,运至现场 安装。预制构件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由工业建筑逐步发展到公共建筑和民用住宅建筑,施 工工艺亦不断改进。60年代,单层工业厂房多数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型预制构件 增多,对于尺度和重量比较大的构件仍采用现场就地预制的方法,如大型矩型柱、工字型柱、 屋架、吊车梁等。进入70年代以来,现场预制构件生产工艺不断更新。1974至1977年,黑龙 江省建筑工程处在大庆新华电厂二、三期扩建工程中(当时为省内最大容量的火力发电站), 大型双肢柱(150吨)、大型框架(278吨)采用砖胎模、三层重叠法现场预制。1980年、1985年 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在富拉尔基二电厂、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大型预制构件生产中,亦采用重 叠法施工。省建筑设计院新技术研究所1979年研制成功的现场叠层生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拱 型屋面大板现已有10种板型,6—24米跨各类建筑均可选用,至1985年末推广应用近40万平方 米,经济效果显著。
    一、混凝土成型工艺
    混凝土构件成型工艺主要有以下4种:平模流水工艺,主要生产预应力实心大楼板、内墙 板和空心板等,生产效率较高,是黑龙江省室内生产构件普遍采用的工艺;固定平模工艺, 是固定钢模成型、热模养护的一种工艺,它不受流水节拍的限制,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构件 厂、大庆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构件厂等采用此工艺生产预应力大型屋面板、双T板等构件;成 组立模工艺,用于生产混凝土内墙板、隔墙板等;长线台座叠层生产工艺,适用于生产先张 法预应力混凝土大楼板。
    二、混凝土养护工艺
    混凝土养护,由自然养护逐步发展到坑窑蒸养、太阳能养护、热介质定向循环养护和“干 一湿”热养护新工艺。
    太阳能养护,是用塑料薄膜直接复盖在刚成型的混凝土构件上,利用太阳的辐射热能养 护构件。全省预制构件厂普遍应用。它养护周期较短,比自然养护周期缩短l/2一l/3;提 高生产效率及台面利用率;露天生产可提前到4月中旬和延长至11月初,约,加l—1.5个月 生产时间;节约养护用水等。
    热介质定向循环养护,是对旧式坑窑节能改造的新工艺,具有较高的放热能力和加热的 均匀性,缩短养护时间,节约能源。全省构件厂有90%的旧坑窑已改为热介质定向循环养护。
    “干—湿”热养护,是坑窑中煤耗量最少的养护工艺,养护时间可缩短6—8小时,煤耗 量为40—60公斤/立方米。
    热模养护,是采用钢模内通气养护,用于预应力大型屋面板、浮石墙板、大槽板、双T板、 整跑楼梯段、吊车梁等各种钢模生产的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具有工艺合理、设备简易、投资 少、上马快等优点。此外,还有折线形隧道窑、水平隧道窑等养护工艺。
    1985年末,全省共有全民所有制混凝土建筑构件厂66个,年生产能力为46.6万立方米。 大庆建材混凝土构件厂,1962年建厂,当时年产仅2 000立方米,主要生产油田井房混凝土构 件,几经扩建,1985年已发展成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有职工900人的全省最大的区域性混凝 土构件厂;年生产能力7万立方米混凝土构件,1.5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总产值达1 774万 元;主要产品有双T板、三合一屋面板、大楼板、墙板,各类梁柱、基础桩及井口房等。黑龙 江省建筑构件加工厂,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1985年生产能力为3万立方米混凝土构件, 总产值达920万元,职工540人。主要生产预应力空心板、大楼板、大型屋面板、预应力三合 一保温工业墙板、混凝土内墙板、方桩及各种梁、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