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管道安装

  齐齐哈尔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197l至1972年完成大庆油田一期“八三”工程42公里Φ 630×8长输管线安装;1972至1986年完成大庆油田150公里集中输油气管线安装,全部为高级 焊工施工,一次试车投产;1980至1986年完成大庆油田50公里高压pg=200的高压注水管道安 装。这些工程经一级无损探伤,符合技术要求,均被大庆市评为优良工程。齐齐哈尔市建筑 工程公司、大庆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大庆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八三”工程中,均 胜利的完成了管线的穿江任务。省安装工程公司,自1962年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冶金、化 工、机械、石油、轻工、油田建设和高级民用采暖、空调等工程的工业、工艺管道安装,管 道的材质有碳素钢、不锈钢、铜、铝等有色金属,管径由小到大,最大达720毫米。至1985年 安装了各种管道8万米。
    管道安装的沟槽挖掘和回填,60年代前均为人工操作。一锹锹的挖,又一锹锹的填,劳 动力大部分是农工、民工。70年代开始装备挖沟机、推土机,人工机械两结合。80年代完全 实现机械化,管线穿越铁路、公路,通常是将路面揭开下管。1980年,省安装公司自制1台螺 旋掏土顶管机,用顶管法穿越铁路公路,代替了“大揭盖”。管道打压,原为手压泵,60年 代末期开始使用电动打压泵。管材下料,传统的方法是:小管径用铁锯截断,大管径用气焊 割,坡口用砂轮打磨,人工手锉修整。省安装公司1963年承担铁力干馏厂的安装任务时,有 管径不同材质各异的管道长达10公里,割1根 57毫米的不锈钢管,需10多根锯条,费时、费 工、费料,下料已成为完成安装任务的关键。此时,他们学习外地经验,采用砂轮锯切割。 80年代,又装备了更为先进的磁力汽割机、型材切割机,下料实现了机械化。焊接,从60年 代的唯一焊接方法手把焊,逐步发展到兼有手把电弧焊、气焊、氩弧焊、埋弧自动焊、二氧 化碳气体保护焊、二弧焊车等多种焊接工艺和机具,满足了各种焊接情况的要求。煨弯,原 始的管道煨弯是先装砂子,然后用烘炉烘烤,人工煨制而成。省安装公司1974年研制一台火 焰煨弯机,开始以绞磨为动力,操作较笨,后改为机械传动,最大可煨制 273毫米的弯。同 年,学习吉林化建总公司李国才的冲压机煨制弯头新工艺,首先安装一台l00吨的冲压机,可 压制 108毫米以下弯头,后又自行设计加工一台300吨冲压机,最大可压制 159毫米弯头。 至此,冲压工艺从下料→退火→成型→正口→坡口全部实现半机械化作业。套丝,手动带丝 套丝,最大可套丝4″管,但劳动强度大,需3—4人轮流操作。70年代开始使用电动套丝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