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其他各系统施工企业

  一、中直和省内非建工系统施工企业
    林业、农垦、铁路、公路、水利、煤炭、教育、冶金机械、电力等系统,为了满足本系 统本单位扩大和维护生产,保证生活用房需要,各自组建了一批施工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 管理体制和专业各有不同,组建的时间也早晚不一。大厂矿、大企业的自营施工队伍有的组 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也有的组建于“大跃进”或三年困难时期,但大量的还是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建筑市场开放,企业享有自主权,大搞多种经营,安置待业 青年而组建的。1985年,黑龙江省隶属中央各部的施工企业57个,职工102 379人,完成施工 产值83 638万元。其中,石油部有14个施工单位22 360人,完成施工产值32 164万元;煤炭 部有9个单位36 251人,完成施工产值2l 418万元。隶属省内非建工系统的施工企业264个, 职工90 508人,完成施工产值56 443万元。其中,林业系统有73个施工单位30 729人,完成 施工产值15 234万元;农牧渔业系统有134个施工单位,33 257人,完成施工产值17 512万元。
    (一)林业部大兴安岭林管局建筑工程公司
    属中型区域性施工企业,主要任务是为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服务,公司机关设在加格 达奇区。1970年2月1日,以原大兴安岭特区工程处和在大兴安岭的东北林业总局电力总公司 所属的一处、二处、三处、呼盟建筑公司二处、黑龙江省建设厅北安工程处为基础,成立了 大兴安岭特区建筑工程公司。1979年11月更名为林业部大兴安岭林管局建筑工程公司。1985 年,公司有5个土建工程处、木材综合加工厂、预制构件厂、劳动服务公司,共有职工3 390 人,其中固定职工2 411人。机械设备128台,原值422.3万元,净值318万元,全员技术装备 率人均1 557元,动力装备率人均7.6马力。定额流动资金l 121.3万元,固定资金全年平均 额l 041万元,专用资金244.58万元,产值资金率4.08%,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86天。
    1985年,公司组建16年来创最好成绩,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实现了4个突破:完成工作量突 破2 000万元,达到2 070万元,比1984年增长26.4%;竣工面积突破5万平方米,达到5.1 万平方米,比1984年提高26.3%;工程质量优良品率突破70%,达到75.8%,比1984年提 高23.7%,创全优工程7项,优质工程2项;全员劳动生产率突破6 000元,人均达到6 238元, 比1984年提高25.9%,实现利润148.4万元。安全生产连续4年杜绝死亡事故,连续3次被大 兴安岭行署、大兴安岭林管局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1970至1985年,共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17 530.2万元,竣工面积49.3万平方米,实现 利润460万元;完成了加格达奇电厂、行署各机关的办公楼、宿舍和文教、卫生、体育建筑等 80多项工程,其中有4项获金牌奖,6项获银牌奖,16项被评为全优工程。
    (二)伊春林业工程公司
    是伊春林区县团级的专业建筑施工企业,始建于1955年10月15日,曾两次撤销,现公司 是1971年第三次组建的。公司机关设在伊春市伊春区朝阳路。公司下设11个生产单位:5个土 建工程处、水电处、设备安装处、机械化施工处、建筑构件厂、砖厂、木制品厂及5个附属单 位。1985年末,实有职工l972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1 623人,集体所有制工人349人。工 程技术人员42人,其中工程师15人。有固定资产1 558.67万元,机械设备454台,全员技术 装备率人均932元,动力装备率人均4.65马力。完成施工产值l 422万元,竣工面积18 938平 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5 927元,实现利润43万元。公司50年代完成了友好、上甘岭等局 森林铁路;60年代完成了南岔至东风、汤旺河间输电线路,汤旺河、金山屯等局运材公路, 伊春电厂、新青电厂、伊春林机厂、南岔木材水解厂、伊春大桥等建筑工程。1972至1985年, 累计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13 855万元,完成的主要施工项目有l4条运材公路、2条国防公路、 3座桥梁、伊春市政府办公楼、市委办公楼、伊春市广播电视楼、百货大楼、体育馆、伊春林 业中心医院等。
    伊春体育馆是这个公司完成的黑龙江省第一个48米×40米空间钢网架安装工程。伊春广 播电视楼、伊春林业中心医院两项工程获黑龙江省优质工程银牌奖。铁力刨花板厂主车间评 为黑龙江省森工系统全优工程。
    (三)牡丹江林业工程公司
    是全民所有制建筑一级企业。1960年6月25日,在原牡丹江林业管理局基建工程处的基础 上成立牡丹江林业管理局基本建设工程公司,1963年初改为现名。公司成立时,有4个工程队。 1961年1月,将4个工程队改为4个工程处;1963年11月、1965年4月,先后增设机械修配厂和 桥梁工程处。至1985年末,有职工l 756人,流动资金478万元,固定资产2 097万元,各类机 械设备489台,总动率1l 954马力,全员动力装备率人均7.68马力,技术装备率人均4 100元。 1985年,完成施工产值82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5 049.9元,竣工面积20 368平方米, 实现利润48.8万元。
    公司成立以来,主要是承担林业系统的工业和民用建筑、桥梁和公路工程。1983年完成 的榆树川公路获林业部铜牌奖,1984年完成的梨树沟公路、1985年 完成的林业党干校住宅 楼评为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全优工程,1984年完成的海南 大桥获黑龙江省建委银牌奖。
    (四)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第一工程处
    是铁路综合性施工一级企业,主要任务是承担铁路局下达的指令性计划和 承包投标工 程。施工范围包括铁路桥梁、线路、站场、通信信号、给排水、变 电设施、电力线路、工 业建筑、民用建筑。1953年4月1日,在原中国长春铁 路工程总队的基础上成立哈尔滨工程 处,行政上隶属哈尔滨铁路局,技术业务 上接受铁道部营业铁路工程局指导。有职工1.1 万人,技术装备200万元,5个 野战施工大队,7个地区基建工程队。1958年,铁路运量猛增, 新线、复线、枢 纽同时上马,工程处改称基本建设处,共组建3个桥梁队、3个建筑队、8个 线 桥队等14个基层施工单位。到1959年,全处在册职工人数最高达7.8万人,包 括民工 超过10万人。1961年,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固定职工锐减到5 400人。
    1963年,牡丹江铁路局工程处并入该工程处。1965年,哈尔滨铁路局大修总队 划归工 程处领导,工程处改称工程总队。“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改称过哈尔滨地区工程革委会、 工程总队、基建处,1978年又改称工程处,1985年改称为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第一工程处。 1985年末,在册职工人数10 325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4 956人,集体所有制职工5 369人。 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417名,其中有高级职称的1人,中级职称的109名,初级职称307名。有4 个工程段、房建办、机械化工程段、汽车运输段、混凝土构件预制厂和试验室、学校等8个附 属机构。还有集体所有制工程队22个,工厂21个,商业服务业网点29个,职工医院1处。1985 年,有固定资产原值2 398万元,净值1 737万元,流动资金546.2万元,各类专用资金604万 元,各种机械设备968台,全员技术装备率人均2 851元,动力装备率人均8.5马力。完成施 工产值8 973万元,竣工房屋47 404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6 595元,实现利润548.2 万元。有1l项优质工程。1953至1985年,共完成工作量12亿多元,完成工程量:路基土石方 4 500万立方米,线路铺轨2 500多公里,桥梁500座,隧道恢复5座,房屋建筑96万平方米, 线路大修1 448公里,通信电线路大修1 682公里,抽换钢筋混凝土枕木l34万根,以及给水、 电力等运输配套工程。
    (五)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第一工程处
    是哈尔滨铁路局直属的施工单位,以完成铁路局的指令性计划为主,承揽部分外委工程 为辅。主要承担哈尔滨铁路局西部地区齐齐哈尔、海拉尔、加格达奇、伊图里河4个铁路分局 的线路、桥梁、电务、房屋工程施工任务。齐齐哈尔第一工程处是1952年4月建立的,当时称 齐齐哈尔铁路局工程大队,1953年1月改为工程处。设6个工程队,职工5 402名。1958年1月 工程处撤销,9月组建齐齐哈尔铁路局基本建设处。“文化大革命”期间,成立了齐齐哈尔铁 路局工程基建处革命委员会。1978年10月撤销革委会,基建处改称工程处。1983年10月,哈 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铁路局合并,工程处改称为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工程处,职工9 044 人,其中有集体所有制职工5 104人。1985年12月,改称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第一工程处。 1985年,有职工8 987人,其中集体所有制职工4 993人。下有6个工程段:齐齐哈尔第一、第 二工程段,电务、线桥、机械化工程段,加格达奇北工程段;3个厂:富拉尔基构件厂、富裕 工厂、富裕砂厂。完成施工产值7 590万元。从成立至1985年,累计完成产值82 297万元。有 13项工程分别被铁道部、黑龙江省、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市评为优质工程,获部银牌l枚, 省金牌2枚、银牌7枚,局优质奖牌5枚,市优质奖牌2枚。1975至1979年施工的齐齐哈尔火车 站候车室是这个处组建以来施工最大的房屋建筑工程,候车室长137米,宽41米,高28.9米, 建筑面积18 423平方米,钟塔高49.5米,塔尖高度70米。1975年12月开工,1979年9月竣工, 是齐齐哈尔市一大工程。1982年5月1日获齐齐哈尔铁路局优质工程奖牌。
    (六)鸡西矿务 局建井工程处
    位于鸡西市鸡冠区,是煤炭部甲级处,始建于1950年2月2日,当时隶属于 鸡西矿务局建设处,称新井科。其后,隶属关系和名称多次变更,曾隶属过东北煤矿管理局 北满建井局、黑龙江省煤炭管理局基本建设局;曾改名建设公司、建设工程处等。1979年4月 20日,中国共产党鸡西市委常委决定撤销鸡西矿务局建设工程处,成立鸡西矿务局建井工程 处至今。1985年,有职工7 241人,其中矿建工人2 877人,土建工人912人,安装工人387人。 下有6个工区、安装队、运输队,17个科室,还有中、小学校和一个工商联合的集体企业公司。 有固定资产4 338.9万元,机械装备原值3 050.95万元,净值2 226.87万元,完成施工产 值4 108.05万元,土建竣工面积16 367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6 019元,实现利 润lO4.5万元。矿建工程优良品率达70.2%,土建工程优良品率达61.1%,安装工程优良 品率达92.3%。从建处以来至1985年,施工井巷322 042.6米,完成建筑面积287 737平方 米,安装机电设备2 080台套,完成工作量46 361.44万元。
    (七)大庆石油管理局建筑公司
    建于1952年,前身为黑龙江省建设厅第三建筑公司。1960年参加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主 要承担大中型工业及民用建筑。1968年9月划归大庆石油管理局,1984年全面转入油田地面产 能建设施工。公司机关位于大庆市让胡路区建华村。1985年,公司有职工3 973人,下有7个 施工大队、4个辅助生产单位,1个农工商分公司、2所中学、3所小学、1所技工学校。公司机 关26个科室。全员技术装备率人均4 309元,动力装备率人均10.06马力。完成建安工作量 5 65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l4 225元,竣工面积26 618平方米,单位工程优良品率82.6%。 1961至1985年,累计完成建安工作量43 336.85万元,竣工建筑面积l 484 556平方米,完成 油田各种站库、医院、商场、旅馆、学校、住宅等各类建筑5 000多项。1980年以来,获国家 银牌工程l项,省金牌工程8项,省银牌工程5项,部优工程2项,大庆市及大庆石油管理局优 质工程65项。1982年以来,公司连续4年获大庆市、大庆石油管理局端正党风先进单位,是黑 龙江省建设系统先进企业,大庆石油管理局的安全生产金牌单位,获石油部施工企业质量管 理奖和全国施工企业管理优秀奖。
    二、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各中心城市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破坏的建筑、街道、给水、排水、 道桥等市政工程设施基本是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各级人民政府为恢复正常生产,改变居民 的生活环境,建立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各地相继成立市政工程建设队伍。至1985年,全 省有市政工程施工企业17家,职工13 946人,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 鸡西、伊春等6个中心城市。经过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广大职工的艰苦奋斗,改变了新中国成立 初期落后的城市面貌,城市道路、桥梁、路灯、绿化、防洪、给水、排水、供热、供气、公 共交通、环境卫生等方面,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一)齐齐哈尔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
    公司前身是1950年10月成立的市政建设工程处,当时仅有职工19人,承担一些市政维修 任务。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1955年改为齐齐哈尔市建设局工程处,职工增加到500人。 多年来,完成了齐富公路、民航路、和平大街、南马路、文化广场、站前广场、东水源、北 水源、西虹桥、迎宾路南浦立交桥等重点工程和富拉尔基二电厂道路、大庆沙卧公路、海拉 尔伊敏矿区道路、加格达奇区内道路、明水桥梁等大型项目施工任务。1985年,公司有职工 1 274人,年完成产值1 395万元。
    (二)哈尔滨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
    公司前身是哈尔滨土木工程公司,1953年1月1日组建。30多年来,承担了哈尔滨市公滨 路、学府路、新阳路、小友谊路、乡政路、先锋路、通达街、东直街、和兴路、建国桥、大 亮河桥、西大直街、和平路引桥、三棵树跨线桥、和平立交桥等主要道路、桥梁工程项目, 其中多数项目被评为优质或全优工程。1985年,公司有职工2 170人,年完成产值1 919万元。
    三、市镇房产维修施工企业
    城市、县镇的房产维修力量基本上是分散在城区的房产管理部门,它们组织自营的房产 维修队,规模不大,行动灵活,主要从事房产维修,有时也承建部分新建工程。1985年,全 省房管部门自营的建筑公司、维修队、工程队22个,职工12 432人,完成施工产值6 782万元。
    齐齐哈尔市房产建筑公司
    公司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齐齐哈尔房地局工程处,1969年改为现名。1985年,有职工2 200 人,完成施工产值l 399万元。有固定资产823万元,固定资金615万元,流动资金133万元。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队伍素质好,有总工程师1人、主任工程师5人、工程师10人、助理工程 师44人、技术员47人。职工平均年龄33岁,工人平均技术等级4.6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