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乡镇施工企业
乡镇施工企业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发展起来的。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
推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包产到户实行科学种田,劳动生产率提高,节约了大
量劳动力,出现劳动力过剩趋势,国家提出放开农民手脚,各行各业支援乡镇企业,乡镇建
筑企业应运而生。据省建委1985年建筑施工队伍资格审查统计,乡镇企业共有356家,职工达
77万人,其中三级以上企业7家,职工12万人;四级企业74家,职工44万人;五级以下企业275
家,职工2l万人。
乡镇施工企业职工主要来源于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足,招之即来,完工即去,视工程任
务确定劳动力数量、企业的组织和规模,弹性很大。乡镇施工企业属集体所有制经济,按其
资金积累和企业规模、技术素质,确定对工程全包或包工不包料;视活路来源,承包或出劳
务。企业灵活,潜力大。至1985年,全省最大的乡镇施工企业是哈尔滨东方建筑工程公司。
哈尔滨东方建筑工程公司
该公司是以呼兰县杨林乡农民为主体的乡镇施工企业,1978年10月,由张宏伟带领50名
农民集资建起呼兰县建筑公司第七施工队,打入哈尔滨市,与众多的施工队伍竞争。1984年
4月,成立哈尔滨东方建筑工程公司。1985年,有职工1 520人,年完成施工产值l 540万元,
年竣工面积12 37l平方米;有固定资产300万元;并开设设计事务所、建材商店、装修公司、
机械修理厂、汽车队和木工车间等多种经营项目,总产值近3 000万元。还与北京有关单位合
资新建、经营北京太阳岛宾馆,是黑龙江省集体施工企业唯一打入北京的单位。
哈尔滨东方建筑工程公司的兴起给杨林乡一带农村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带来新的变化,
为农村多余劳动力开辟了就业门路,仅杨林乡每年就有1 500人次离开土地到这个公司工作,
其他乡还有l 000多人在这个公司做合同工和临时工,农工领取的报酬总额已逾l 300万元,
公司向县、乡缴纳管理费和税金150万元。
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省外各地建筑施工队伍源源不断涌入黑龙江承揽建筑工程。据1985
年黑龙江省统计局对外省进入本省施工队伍调查统计,共有企业173家,职工7万人;进驻较
多的是江苏、浙江、山东、湖北等几个省份;外省进入本省施工队伍,遍及全省10个市(地),
年施工产值达5l 769万元,施工面积达119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