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业务技术培训

  1952年开始,松江、黑龙江两省建工局在开展工人文化学习的同时,对干部也进行重点 培训。松江省建工局1952年办了一期工地主任学习班,有200多名工地主任参加学习,开设施 工技术、施工管理等课程,全脱产学习4个月。1953年,举办了一期工长学习班,有300多名 栋号工长参加学习,全脱产学习3个月,课程与工地主任学习班基本相同。同期,黑龙江省建 工局在黑龙江省建设会计、统计学校和省基本建设工程技术学校组织专业干部全脱产学习。 1952年、1953年两省共培训会计、统计、技术员等1 400多人。许多施工单位亦采取多种形式, 分别办工长、施工员、财会、劳资、材料干部专业学习班,时间多者一年、半年,少则二、 三个月。学习内容除业务知识外,还结合学习每个时期推广的先进经验。驻在哈尔滨市的建 筑企业,共组织管理干部学习班45个,参加学习人员达3 185人。1954年以后,管理干部专业 培训基本形成制度。“大跃进”和1962年压缩基本建设规模期间,干部培训工作时有起落, 但始终没有间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砸烂各项规章制度,干部专业培训随之停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筑施工队伍专业技术培训重新纳入日程。省建委和省建工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针对建筑队伍管理干部素质的实际情 况,下发《关于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意见》、《黑龙江省建委干部培训 规划》、《黑龙江省建设系统四十五岁以下干部培训规划》、《黑龙江省建工系统干部培训 规划》等文件,对干部培训做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各市、行署、县建设主管部门和各施工 企业,按省的统一部署组织进行各种形式专业培训。“六五”期间,全省建设系统共培训各 类丰部2l 169人,占干部总数的35.2%,其中有大中型企业经理(厂长)94人,经国家统考合 格率为95%。
    省建工局对直属施工企业专业人员的培训,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先后在哈 尔滨、牡丹江等地集中举办全脱产工程处主任培训班2个、工长班4个,学习时间4个月到6个 月。各企业分专业组织短期轮训,时间l周至1个月不等,专业干部培训面达80%以上。
    干部培训有点有面,正规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1952年,松江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委托 松江省建筑一公司在城高子筹建一所干部学校,1954年,移交东北一公司,改名为东北一公 司干部学校,校址迁入哈尔滨香坊区公滨路,1955年,东北一公司调赴兰州,干校交东北三 公司,改名为东北三公司干部学校。该学校主要是培训在职干部,一是文化补课,二是专业 训练,在校生多时达千人。1958年,东北三公司与黑龙江省城建局合并,学校解体。
    1954年春,松江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一个干部训练班,8月,松江、黑龙江两省合并 后移交省城建局,1955年初,改为黑龙江省城建局干部学校,设置建筑管理、规划、统计、 测量等专业,共培训干部约300人。1957年,该校解体。
    1980年,省建筑工程管理局成立干部训练班,编制15人,县团级建制,先后挂靠省建筑 工程学校、省建工局职工大学。干训班没有固定的专业设置,仅办一些短期培训班。1982年, 省建委成立黑龙江省基本建设干部学校,编制20人,没有单独建校,先后挂靠省环保干训班、 省建筑工程学校。两所干训班和干校由于一直挂靠他校,未能充分发挥两校作用,35名编制 和每年国家拨给经费八九万元,基本上为挂靠学校所用;至1985年,共培训干部近300人。在 此期间,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成立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干部学校,边办学、边建校,先后承担 国家、省、市的大批干部培训任务,举办过大中型企业经理统考,城市规划设计、质量监督 检查、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等多种培训班。从建校的1982年到1985年,共办班32期,培训干 部6 082人,学校基地建设基本完成。